目前分類:哇咧林老師1.0 (17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自從見識到學生玩大風吹及支援前線瘋狂的威力後,我就天天想著我以前小學玩過的遊戲,有哪些可以拿來用在中文課上,心裡一邊納悶,奇怪,這邊小孩怎麼這麼喜歡「團康」???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傳聲筒」,也是諸君自小就耳熟能詳的遊戲。想起來了嗎?對對對就是我偷偷跟你講,你偷偷跟下一個人講,下一個人再偷偷跟下下一個人講,最後被傳到的那個人大聲地說出來到底在講什麼的那個遊戲。稍微變種一下就能讓這個遊戲一口氣把「聽、說、讀、寫」通通用上,是經濟實惠的猛藥。不過,這遊戲如同上篇介紹過的「偽大富翁」,也是需要老師在家先把題目寫好。我是用index cards作成小卡,每一組一個顏色,每疊色卡都有十張題目卡,為了防止大家你看我的我看他的,所以各組的卡在玩之前我都會先洗一洗,這樣雖然每組玩的都是一樣的東西,但是順序會有所不同。所以簡單的說,我的事前準備就是出十個題目,然後因為我們班有四組,所以每個題目還必須x4列印下來,黏貼在四種色卡上,這樣總共會有40張卡。

題目方面,老師可以自己根據班上及課程需要做更動。我是出「句子」,句子裡面帶有該課重點生詞,以達到複習的目地。而且我對學生真的很好,連他們可能忘了/看不懂的生詞都加註拼音,以免他們第一個拿到卡的人看到就先槓龜。

P1020439.JPG  

玩法:
1.老師將學生分組,每組垂直各站成一排,在教室排列站好。(可以用教室一排排桌子當分界做間距)
2.每組站在最後的同學負責抽一張卡,看清楚卡上的句子後,告訴下一個人。
3.下一個人再告訴下一個人,傳到最前面那個人。
4.最前面那個人必須把這個句子寫在黑板上。(除非程度非常好,不然我都是建議讓學生拿課本,不然大家傳了老半天,該寫的人不知道怎麼寫也滿囧,還會被同組的罵...)
5.然後跑到最後面來抽卡,每個人當然也就順勢往前移一位。(這樣就不會永遠都是第一個在寫黑板,最後一個在抽卡) 
6.最後總結算,看黑板上哪一組正確的句子最多為勝。 

這個遊戲英文好像叫做「telephone」,所以假如時間不夠沒辦法用中文清楚解釋玩法,直接告訴學生是玩telephone再提醒大家變種的地方也無妨。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果然沒讓我失望,他們班實在很棒!大家音量請自行調整,我就站在錄影機後面,所以每段影片我最後的講話部份都超大(因為我是一個很有熱忱的老師啊啊啊啊啊),請見諒.....

第一組「最好的東西」百貨公司

 

第二組「三黃」百貨公司

第三組「平平」百貨公司

第四組「Sexy Cupcake」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每個星期上課,都會在課堂上做至少一個相關遊戲、一個兩兩對話討論,三週上完一課,我也都會要求學生做出一個專案報告。第八冊第一課的主題環繞在商場購物,這實在是一個很好下手的題目。

對話討論的部分,課本上都已經提供,像是情境戲、看圖說故事,或是最後的會話演練。這本課本真的省去我很多功夫想討論題目。遊戲方面,我對第一課的安排有下列幾種:

(1)圖畫賓果
這個遊戲的想法取自於Monkey Tamer的分享(見9 pic-tac-toe),拿來給學生作為這課的開場白,複習學生過去學過或是沒學過的服飾品,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開始。只是可惜,我使用這個遊戲時,是我跟全班的初見面,通常我在初見面的時候,不會挑太多語言偏誤,所以本來應該可以利用這個遊戲好好訓練學生量詞,卻有點被我浪費。

(2)大風吹
之前我曾經介紹過,利用大風吹可以讓學生說出「穿X色OO的人」,一邊練習了顏色、一邊再度練習了服飾,而且學生的反應相當良好。這是我第二週玩的活動,到第三週我說要玩遊戲,學生還意猶未盡地告訴我「大風吹!!!」,由此可知,我們小學玩過的那些東西,全都可以在這邊再度搬上台面。

(3)支援前線
支援前線是另一個會讓學生非常激動的活動。之前我們學校教務會議的時候,講員蔣老師曾經給台下當場示範過一次,全校的老師也為之瘋狂。上週是我第一次在學校使用,學生激烈的程度更甚大風吹,我後來很後悔的是我居然出了「三隻襪子」這麼糟糕的題目.....當時襪子滿教室飛,嚇壞我了!

第一課的專案有兩個部份,A部份上台報告的活動我依舊參考的是Monkey Tamer「開商店」的構想。每一組各自負責一家服飾店,各人負責一個樓層的介紹,店內的擺飾、吸引人潮的活動、折扣都是上台報告的重點,報告完後,我會錄下各組的報告上傳到youtube,再請全班到我的教學部落格去投票,這是我們這個專案的B部份,學生同時必須擔任委員會的委員,在部落格上投票選出最喜歡的一家店並說明理由。我還不知道學生會報告的怎麼樣,這個星期上課就可以見真章了!

我給另外一個學校的報告,是小型廣告。因為另一班人少,只有八個人,大家彼此也不夠熟稔沒有辦法分組做報告,所以我一樣是用「新開幕」為題,讓他們每人給自己新開的店做一張開店海報,上課的時後上來替自己的店面做宣傳,這個活動他們也做得還不錯,只是這班學生性情較冷,所以雖然說是要他們上來宣傳,但也沒個宣傳的樣子,不過至少一張要大家「快來!快來!」的中文海報倒是都做出來了。

分享給各位老師。

[後記]後來我們班報告的真的很不錯,影片請見[這篇]!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偽大富翁」這個遊戲非常非常適合拿來做總複習,但是老師必須花功夫做出遊戲板,這是有點討厭的。或許可以用ppt做出來,就不需要那麼費工了。我花了差不多一兩個小時完成我的遊戲板,沒有很華麗,但是看起來好像也有點厲害,學生看到的時候,還滿興奮的。不過老師們放心啦,我這個從小美勞一天到晚拿丙的人都做得出來了,各位先進肯定做得更棒更快。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玩過一種紙板遊戲叫做「博知」,就是丟骰子走格數,每一格都有問題,答對就可以得一顆小旗子。我這個遊戲其實是比較像博知,但「博知」的知名度略遜於大富翁,所以我還是用「偽大富翁」來稱呼,我那些程度很高的華裔學生也是一樣看到就興奮的大喊,「我知道,大富翁!」

IMG_1020.JPG  

怎麼利用「偽大富翁」來複習中文呢?首先,要準備的東西有:骰子*、遊戲板、問題卡。

玩法:
1.將學生分成三、四組
2.每組發一顆骰子。每個人輪流擲骰子,走到該走的格數,回答該格數的問題,答不出來者老師可視情況打回原點。
3.看誰最先走到「勝」字 

在這裡我願意稍作提醒的是,問題卡一定要先做好,不一定要給學生看到,但是一題一題都先設計好,絕對勝過當場突然想問題,還被學生抨擊問題難度不公平要好得多。都先設計好的問題,你丟骰子丟到哪格是注定,不是老師想刁你還是想放水。比方說這次我用設計好的問題來複習內容很多的美洲華語,我就會設計有五題跟生字有關、五題跟成語有關、五題跟課文有關...等等。再者,遊戲板,要盡可能刺激一點,像我這張36格的遊戲板,裡面有「休息一次」、「前進三格」、「可以指名某組退兩格」,這會營造出豬羊變色的效果,這也是擲骰子這種遊戲最好的地方,打破了「厲害者恆厲害」的規則,誰都可能是最後贏家。

遊戲的好處是,學生會很專心的聽題目,就算是別組也會很認真,因為誰知道他們會不會是下個丟到那格的人?

[1]我知道大家家中可能不太有機會有骰子,就算有大概也只一兩粒。但骰子可以用很多方式替代,比方從撲克牌裡拿出A-6,讓學生抽卡就可以解決。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學期我們的教科書換成了美洲華語,我今年不但是換了教材連年級也一併換了,改教八年級。

第八冊的教材共有七課,面對傳統中文學校一年30週,扣掉兩次期末同樂、兩次期中、兩次期末,還剩24堂,其實挺不好分配的。我今年採取的辦法是上半年進度趕一點上個四課,每三個星期上一課。這樣上下來,下半年會還有三課要教,我現在的作法是看學生進度再辦,如果學生很習慣三週一課,那學期最後多出來三週,到時改用補充講義是一招,不然就是下學期用四週上一課的方式把課剛好上滿滿,可是這樣有點討厭的是,中間卡住一個期中考比較難辦。

我的方式還是差不多大同小異,因為這個年紀的學生專注力只有30分鐘,因此我把兩個小時的課堂切分成四個半小時進行,按照以前研究所學過的教學準則,從暖身、奠基、鞏固到延伸一步步幫助學生完成每次的學習項目。


7:00-7:30 7:30-8:00 8:10-8:30 8:30-9:00
  warm up  fundation consolidation extension
第一週 成語
故事
生詞導入 課文前半
活動1
學生報告
課外讀物
第二週 成語
故事
生詞導入 課文後半
看圖說話
語法
辯論
第三週 聽歌拼音
自由談話
故事 會話練習 總複習

美洲華語有它的優點,比方說:

(1)選詞生活化:課本挑出的生詞絕對不會出現像「拼板舟」這樣跟美國在地學生無法做連結的詞彙,也因此很適合以主題導入法進行生詞教學。這是之前我使用的另外一本教材比較做不到的地方。用主題導入法教生詞的好處是學生比較有興趣,他們以為妳在聊天,其實不明白已經開始上課。只要等到下課前留10分鐘給學生做遊戲,他們就覺得今天好像又沒摸到課本一樣。當然做遊戲,老師得費點心,找多一點,還要做變化,我盡量一學期30堂課,不做重複的遊戲。其他老師愛玩的遊戲,我也盡可能避免,學生玩膩的接龍、賓果,我幾乎都不會用。

(2)活動多:教材本身就提供多種生生互動的活動,替老師省很多事。以第八冊來說,每課都有看圖說話、延伸活動、會話練習,開場白的圖片生詞搭配我也很喜歡。我自己是每一課的第一週一開始我就會讓學生分組比賽,把開場圖片跟生詞搭配做好。然後把每課設計的活動穿插在每週8:10-30,這樣學生上起最無趣的課文時,也不會無趣太久,因為大家都知道,馬上就有活動要討論。

不過美洲華語的內容塞太多,又是故事、又是課文,像我們第八冊還要穿插成語複習跟語法練習。要怎麼樣設計教學,才能把這些東西都教給學生,然後又不讓學生覺得東一塊西一塊的,成為我們最大的考驗。

我會陸陸續續在這個分類底下,把我所使用的設計、活動,跟大家繼續分享。如果有正在使用這本教材的兄姐有任何疑問,也歡迎一起來討論!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雖然聽一些老師講過大風吹的遊戲,但今天是我第一次在中文課上使用這招,不用不知道,用了才發現它真的很有威力,我們八年級學生玩得好興奮啊,都差點受傷了!

這遊戲的玩法很簡單:

1.請大家搬椅子出來排成圈圈坐定
2.老師帶頭先來喊「大風吹」
3.其他人回「吹什麼」
4.老師看要吹什麼就吹什麼,例:「吹戴眼鏡的人」、「吹穿黑色鞋子的人」.....等
5.符合上述條件者就必須起來跑到別人的椅子上坐下,動作最慢找不到椅子坐的人則成為下一個發號司令者

遊戲簡單,但是可能人數不適合40人那種大班,我們班加我20個跑起來已經是很東倒西歪了。最適用在教衣服、顏色等辭彙上。分享給大家,他們真的會玩得很激動喔!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在全球華文網為學生開設的部落格中發了這樣的一篇文章「如何用電腦打中文」,會寫這樣的一篇文章是因為,去年我有一個班的家長看到我出了typing的功課,連給我打了幾通電話,說他們家電腦沒有辦法輸入中文,要交那份作業要下載中文包$#!%$^*@$很麻煩之類。我當下數不完的問號,什麼是中文包?????那我就反問可愛的家長,「不然你們都不用中文的嗎?」她又告訴我一個更令人震驚的答案「手寫輸入法啊!」可是去年太忙,我也沒有時間把這個簡單的輸入中文方法整理出來,只用口頭講講叫那些跟現代科技混很熟的學生解決。今年,我決定把它整理成文字,或許會比較方便。結果沒想到,這一po,竟有熱心的老師同仁把它轉到facebook上的全球華文網了。我一向是低低調調的啊.....(謎之聲:賣假!低調就不會拿出來炫耀了XD)

如何在麥金塔電腦上輸入中文?

1.在系統設定地方找到「語言與文字」

2.點選「輸入」

3.點選中文繁或中文簡

4.點選「拼」即可用漢語拼音方式輸入中文囉!

點選螢幕右上方美國國旗按鈕,就可轉換語言輸入方式

 

How to type Chinese on Mac?

1.go to system preferences

2.go to Language & Text/ International

3.click “Input sources”/”Input Menu” tab

4.select either Chinese-Traditional or Chinese-Simplified button

5.select 拼“pinyin” button and it’s done!

You can switch between the input languages by clicking “united states button” at top of the computer screen. Have fun!

 

如何在微軟系統上輸入中文?

1.從「開始」處找到「控制台」

2.點選「地區與語言」

3.點選「語言」標籤,按「詳細資料」

4.點選「新增」

5.打開繁體中文或是簡體中文,點選拼音輸入法,按「確認」鍵

6.按「套用」,再按一次「確認」即可用漢語拼音方式輸入中文囉!

點選螢幕右下方「語言」鈕,就可轉換語言輸入方式

 

How to type Chinese on Windows?

1.click start and go to control panel

2.go to Region and Language

3.click “Keyboards and languages” tab and click “change keyboards” button

4.click “Add”

5.Select either Chinese traditional or Chinese simplified Microsoft Pinyin and click OK

6.click “Apply”(or OK) button and click “OK”. It’s done!

You can switch between the input languages by clicking “language bar” icon at lower right corner of desktop. Have Fun!

我 :wo3

愛 :ai4

中 :zhong1

文 :wen2

輕聲的「的」怎麼打?de就好了!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期末,班上的媽媽們準備了愛餐,孩子家長同聚一堂,吃得很開心。我也順利地播放了影片、發了獎品獎狀,很多別班的家長看到我們班的期末同樂是播放同學自拍的影片,都過來在教室外頭湊熱鬧。至於沒有交影片的第一組最後做了現場表演,第一組的學生都是班上很優秀的學生,每次考試都可以拿個95,100的,我本來很期待他們的影片,但是最後他們沒能做出來,我也趁著今天【噹】了他們一下,在全班開放投票選出最佳演出的組別時,我讓班上其他按時交作業的三組先來表決現場表演的第一組能不能跟他們一起參加比賽,有人答應、有人拒絕,答應的多半是義氣相挺,拒絕的同學給我的理由我也覺得很有想法,「他們看了我們的影片嗎?」的確,當其他三組在欣賞大家辛苦拍攝的影片時,第一組正在教室外頭排練自己等會兒的表演,所以我也沒有特意再刁第一組,我想他們自己可以知道今天自己的表現被否決掉,不是中文好壞與否或是表演有趣與否,而是一種【態度問題】,你是不是尊重了老師能夠按時交作業,你是不是尊重你的同學當他們也很認真的表演.....

這幾位學生當中有幾位家長的反應也很有意思,他們其中有一位家長是一開始的時候告訴我,她的小孩覺得拍影片太麻煩,所以現在還在誰誰誰家排練等下的表演(這是不是把一些不太對的事情給合理化了:1.我的作業是一星期前交出影片,但是他們逾時。2.為了今天自己的演出,上課遲到也無所謂的。),然後另一位家長得知她孩子那組無法進入比賽很吃驚的「啊」了一下,我可以想像他們的反應,因為他們也是一樣,沒有看其他同學的表演,只在自己孩子演出的時候才進教室,這樣,他們當然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演得真棒排練得真辛苦。至於第一組最可憐的受災戶,也就是打電話來跟我報告「他有空,可是大家都沒空」的那位男生,我覺得他的家長就很理智,他們從頭看到尾,並且很公正地說出「其他組的學生好認真啊,居然都拍出來」。

所以這總歸說起來還是一個公平問題,如果可以我當然願意做一個大好人,讓他們也來演出,不需特意還讓同學表決對方的參賽權,大家就這樣快快樂樂地演完快快樂樂地下課就好,但是如果我這麼做,對那些花了時間花了工夫拍片的同學實在很不公平,「可以上台演演NG也沒關係,那我為什麼要春假的時候就做好?還花時間錄製修片!」

今天這個比賽最後投票出來的大贏家是第四組,也是最早交的那組,她們按照進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自編劇本又能掌握時間拍攝完畢,我說她們贏得是實至名歸。不過我這場比賽的用意不在於頒給她們,我其實更希望的是第一組,她們能夠放下身段想想別人。^^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麼急著把第九冊各課搭配的活動寫出來,其實是因為,學期快要結束,我們的課本可能也快要回收還給學校了。

這個教材我跟它奮鬥了兩年,第一年雖然不太適應,總覺得要華裔學生學「拼板舟」這個連國內學生都不太知道的詞彙很說不過去,但是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不能適應的教材到了第二年也總算是苦盡甘來,比較知道怎麼上手怎麼教了。也果然這年教下來,大多數的時候,都上得很愉快。學期末我讓學生寫總感想,他們有的寫「明日歌」有的寫「王羲之」有的寫「菜根譚」,寫得都挺頭頭是道的。大家也覺得這學期好像做了很多活動跟遊戲。不過我們下學年就要換教材了,我還不僅換教材還要換年級,從九年級變成八年級,一切又得重頭來過,但我想應該還是會比我第一年教的時候好,畢竟比較知道怎麼跟中學生相處了。

明天是我們這學年最後一堂課,我讓學生拍15分鐘小短片放youtube,我們班共有四組。最早交的那組四月春假的時候就做好了,第二組善用組員的長才做布偶戲也在前兩週完成,第三組都是男生,他們拍的短片13分鐘有12分鐘在下棋,四個人輪流念下棋規則加起來一分鐘,我是又好氣又好笑,不過至少也是完成了。至於我們班成績本來相當優秀的那組,反倒出乎意料地前兩天還打電話來報告她們做不出來。我覺得這也反映一件事:學習的態度。交不出來的這組是平常上課最愛搶答考試都拿100分的,我的功課最少四個月前就公布,可是或許她們覺得很容易所以一直不當回事,就這麼拖啊拖的,最後什麼都做不出來。

總之,第九冊就這樣落幕了,應該也算是圓滿啦。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不容易走到學期末,終於來到菜根譚。我想起我第一年教得時候,很慘烈,準備了諸子百家的影片給學生看,想讓他們瞭解中華文化儒家之道,結果家長跟我抱怨說很難(可是我讓學生討論「人性本善本惡」的時候,大家還討論得滿起勁的).....這一學期我換了個辦法,戰戰兢兢。

今年我改讓學生先抄筆記,在黑板上我把文言對應的白話寫上,學生抄好以後,我就讓他們自己討論,等一下大家必須上台發表,看看課本上的句子到底是什麼意思。透過這個辦法,我發現「攻人之惡」這句是很容易出錯的,多數的同學會按照常識翻譯成「攻擊別人是不好的事」,這個問題出在於他們的「之」放錯地方。不過講清楚也就沒事了。

這個「文言翻白話」的活動大家還滿喜歡的,然後最後再搭配一個「memory」的活動,我想這課大家應該就都會了吧。^^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冊後半真的可以很有趣,像第七、第八是介紹人物,第十、第十一課則是歷史小故事。這些故事都很有意思,麻煩的只是課文中的生詞都不是平常口語常用的辭彙,對於擅長「口語表達」的華裔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是有點吃力。不過這兩課可以衍生的活動是相對較受歡迎的。

1.演戲(適用於第十課墨子救宋)
第十課用演戲來驗收學生的理解度是最好的,因為學生很容易被墨子一開始的反問法給騙了,他們常常覺得「墨子是壞人因為他給錢叫公輸班去殺人」,學生不明白墨子的用意,這也會反映在他們最後要演戲前的討論上。不過因為這課人物清楚,特別適合學生各自分派角色一組一組上來演,像我們班這學期16個人4組,一組四人,一個當旁白、一個當墨子、一個當公輸班、一個當楚王,剛剛好。一齣戲大家被迫看了四次,就算再怎麼不懂,最後大概也清楚了。XD

2.漫畫(適用於第十一課功成身退)
高年級的學生還是很喜歡塗鴉這件事,我看他們課本要麼就是白白一片新得跟什麼一樣,要麼就是亂七八糟上面畫了愛心、獨角獸、DOKOMO就是沒畫到重點!所以說讓他們來名正言順地畫漫畫,他們是最高興的了。剛好第十一課講張良功成身退的故事,發下一張超大白紙,讓同學把這課故事畫成四格漫畫,大家畫得可開心了。畫完不是就沒事了,還讓學生上台來講一講畫的東西,下個星期把這些作品帶來學校,讓他們抽別組的畫作上台來講,大家也是講得有聲有色喔!從這個活動裡面,老師也可以確定學生是否理解正確,像我就很驚訝地發現,學生在「誰挽留誰,誰最後來是讓步...」這上面出了錯。

分享給各位老師先進們~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課講華航的梅花跟前兩課介紹中國人物比較不太相同,但是從文化面去看,還是可以找到一點相通性。通常第九課也都已經是下學期了,所以.....就讓同學再來做報告吧!另外也可搭配教學手冊上的「猜字謎」活動給大家做點複習。至於報告的話,我給學生出的題目如下:

1.請同學各自決定自己喜歡的商家品牌
2.上網或去圖書館搜尋該品牌註冊商標的歷史由來
3.下週抽籤上台報告 

老師也可以上網找一下關於潑墨畫的一些作品,增加一點趣味。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說真的,我覺得第九冊後半比前半有趣些,後半都是介紹一些歷史人物故事,像第七課介紹王羲之,裡頭提到很多王羲之的小故事,學生一邊覺得有點誇張一邊又覺得有點好笑。學生有反應,不管是正面負面其實都很值得鼓勵。教學手冊上關於這課設計的遊戲「廚師上菜」,我用了兩年,兩年都效果不錯,學生都玩得滿開心。第八課的齊白石是大畫家,手冊上的活動「美容大師」可以一試,或是仿照第七課的活動,改成讓學生分組競賽寫動物名稱也滿刺激。比賽的過程,我是參照之前聽演講時從蔣老師那裡學來的辦法:每組發一張紙,讓各組的學生輪流傳紙寫動物名稱,比賽過程不准說話,兩分鐘後驗收。真的很刺激喔。

關於這兩課還可以做的課外延伸,還有下面幾項:

1.找故事
王羲之是歷史名人,他的故事絕對不只書上提到的那幾則,可以請學生回家自行上網找資料,下次上課來台前講1分鐘王羲之的其他小故事(比方從鵝身上找靈感等等...)。 

2.東西大不同/看圖說一說
找一幅齊白石的畫跟一幅西方名作,讓學生比較兩幅畫的差異,說出越多差異點的那組得分越高。這個活動我是從葉老師的教室裡看來的,剛好很可以用在第八課這課上。齊白石是中國大畫家,他的畫自有其代表性,但是課文講歸講,沒讓學生看一看廬山真面目,大家學過馬上就忘。不如直接讓學生看畫,效果更好。如果老師們跟我一樣沒有什麼藝術細胞,不知道西方有哪些名作,那就換成多找幾幅齊白石的畫,然後請學生描述他們在畫中看到什麼特色,用越多課文生詞...當然越好。

3.名人猜一猜
在第八課的作業本中有一項功課,我覺得特別好,就是讓學生介紹一個自己喜歡的名人。確實在看過第七、第八課以後,學生應該大概知道要怎麼使用中文來介紹一個名人。學生回家完成作業以後,老師可以在下次上課時,請學生來台前朗讀自己寫的介紹,但是不能說出該名人的名字,而得讓同學猜,這個活動大家玩得挺高興的喔!我們班很多人都介紹林肯,有的寫他對解放黑奴的貢獻,有的講他謙虛的故事,大部份人都很會猜,可是有一位學生介紹了之前日本花式溜冰的奧運金牌得主,這個可就難倒大家,我自己當然也不知道是誰,所以說很有趣呢。

4.王羲之相關影片
去年我在youtube上面找到一則影片,是大陸製作的,而且這麼剛好,他們也是一個漢語學習的節目,裡面有一個老外說中文講王羲之,所以我就在課堂上放給大家看,然後再設計一些「答案就在影片中」的題目給同學們,去年的學生看得也滿高興的,今年則是因為剛好碰上學校賀新年的活動,就沒時間放給大家看了,如果老師們有時間有設備的話不妨也給學生看看。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對第六課比較沒有靈感,沒有做很多的延伸。教學手冊上的成語活動「超級比一比」是個好設計,學生也愛玩,也能達到學習的效果。不過,這一課有一些不錯的句型(表面上...其實是...),倒是可以讓學生們多做練習。

我自己在這課上做的是辯論,有一些延伸的題目像是「動物園是否應該存在?」等等,或者也可以讓學生做一個與世界文化特色相關的主題報告(日本相撲/巴西嘉年華/西班牙番茄節/中華文化的傳統節日...等等)。不過,設計報告要達到效果,學生是需要時間準備的,所以如果上一課做了原住民報告,這一課我就比較不建議再做一次報告,有點太操了。^^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y 25 Wed 2011 07:59
  • memory

每次教文言的東西就覺得頭有點痛,不過我後來發現,頭痛都是因為自己給的心理障礙。

我總是替這些學生擔心,白話文都說得不清不楚了,文言文...肝屋摳零?好不容易想出一個遊戲來教文言文,玩完這個遊戲再來上課,嗯,困難度降低不少,學生也不覺得文言很煩了。這個遊戲的前提是,老師必須先將每個文言白話的意思講清楚。比方,我就會使出一整年從沒用過的「抄筆記」殺手鐧,我一直覺得學語言課抄筆記是一件很爛的事,但是為了遊戲,為了讓不愛學習的高中生進入狀況,我也只能降服於爛招底下。那麼,抄什麼筆記呢?大體上就是把該課的文言「辭彙」轉白話,也就是說,不是把白話文解釋抄給他們,而是只抄生詞。像是「之」=「的」...

然後,就可以開始玩遊戲了!做法如下:

1.老師在家中先在小紙張上畫好36宮格(老師可視各班程度狀況自行調配),其中18格寫上文言辭彙,另外18格寫上相對應的白話解釋
2.在黑板上畫下36宮格,每格標上號碼
3.請學生猜兩個號碼,看看是否中標,老師應該要求學生不能拿筆只能憑記憶,但是可以看課本或是抄過的筆記
4.猜對最多者第一名

學生一開始會亂猜1號+7號,老師就根據家中已經畫好的公佈答案,「喔!1號是之,7號是他的,不對,再猜!」

這個遊戲會受歡迎的,因為就連我自己也是iPad memory遊戲的大飯。XD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五課的課文內容其實還滿有趣的,尤其在youtube上面可以找到頗多關於「拼板舟」方面的影片介紹,老師們不妨挑一些適合自己班上程度觀看的影片放給學生看。放影片這件事,也是需要下點功夫的,老師可以播放影片之前先提出幾個問題,告訴學生「答案就在影片中」,也可以提出幾個不教不懂的關鍵字,幫助學生很快進入影片。要是老師不事前先準備,很容易就會變成老師學生很fancy地用多媒體設備一起打混摸魚的狀況了,是吧?^^"

我自己是找過幾段影片,有一段是新聞播報,老師可以跟大家玩問答,可惜的是畫面拍得不是很清晰。另一段是介紹拼板舟製作過程,男生很難得看得還滿專心的,還有一段是沒有聲音只有畫面的,我覺得這個很可以拿來做這課複習,方法如下:

[配音員]
1. 同學分組
2. 老師播放影片,同時將本課重要辭彙抄錄於黑白板上
3. 各組必須像播音員似的介紹這段影片,當然介紹內容得包含至少(5)個板上的生詞
4. 5分鐘討論過後,大家上台報告,台下同學投票最好的配音員

這個活動放複習在於學生能討論,並且能嘗試主動使用本課學過重點辭彙,我自己這學期是讓同學作家庭作業的加分題,比較不好,變得[學生->老師]單向式也達不到口語效果,當然更因為我說是加分題,所以大家不太在意,根本沒幾個人做。

以文化面來說,這一課也是讓同學較深入瞭解「原住民」的契機,老師可以稍稍解釋「原住民」一詞的由來,若是時間允許,老師可以放圖片略略介紹台灣原住民,之後便請同學分組回去報告,A組介紹阿美族、B組介紹排灣族...等等,各族有什麼特別祭典、習俗文化、聚居地、服飾。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九冊第四課的主題其實還滿可愛的,又有企鵝、又是老太太打毛衣,學生多半對這課的興趣比前幾課要來得高一些。關於第四課設計的活動,主要有兩個:你問我答、時事報告。

你問我答
1.老師先將關於動物的字卡寫好(獅子、大象、斑馬...)
2.學生上台抽卡,不讓台下同學知道
3.台下同學發問,台上同學回答(是甚麼顏色?是吃肉的/肉食性動物嗎?比獅子大嗎?)
4.看哪組同學猜對最多題

時事報告
1.請同學運用本課所學生詞,針對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作一簡單報告
2.報告內容運用越多生詞越多分
3.台下同學必須將台上報告內容用到的生詞寫下,聽到越多分數越多

這兩個活動,一個簡單一個比較具有挑戰性。你問我答其實也就是變相的比手畫腳,學生多半不會太討厭這個活動,因為基本上跟動物相關的主題,大家都還滿愛的。只是對九年級來說,這個活動好像滿簡單的,像斑馬,學生只要問甚麼顏色,大概答案就出來了,所以老師題目要準備多一點比較好。時事報告則是剛好跟去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相關,這課許多生詞(油漬、漏油)都派得上用場,這個活動不太容易,但是如果完成,學生自己也覺得滿有成就感的。老師們如果準備這個活動,可能可以從網路上先找一些相關圖片給學生看,然後把一些一定會用到的詞(墨西哥、汙染)提示給學生,或是找(網路)報紙,讓學生先從標題認識這些生詞也可以,會了這些新詞,進行起來比較順暢。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學做情緒的主人)、第三(快樂是自找的)兩課基本上環繞一個類似的主題,「控制情緒、正向思考」,所以我放在一起講。

在教學指引裡面,分別提到兩個教學活動,第二課是請學生分組,比賽哪組能說出較多關於「描寫情緒」的用語,第三課則是比賽哪組能說出較多俗語、諺語。這兩個活動,第二課做起來效果還可以,笑啊哭啊皺眉啊,還算是會描述,但是諺語這個就比較難了,班上八成的人不會使用諺語,會作答的永遠只有剩下那兩成,玩不起來。

我自己給學生設計的活動分別是:

1.大家想一想
a.每個同學都把自己現在碰到最討厭的事情寫在小紙條上
b.老師收集紙條,重新打散發給學生
c.每組要輪當輔導師,給這些問題一些(正面性/娛樂性/創意性)的建議 

他們是青少年,有很多維特的煩惱,說「想不起來」、「不知道」的那種,你只要點一下,「學校有沒有很討厭的同學?」、「很煩的老師?」、「喜歡的男生已經有女朋友了?」,她們就會「喔喔喔~」然後開始振筆疾書, 寫的時候中文英文其實沒有關係,但是最後回答問題的時候,要很專業的用中文提供建議。這個活動的好處是主題跟學生息息相關,學生很想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別人眼中怎麼解套,還有一個好處是,老師可以順帶在這邊點出「提供建議」的語用教學,提醒學生有哪些「給建議」的說法(你可以/你應該/不妨/試試...吧!)等等。

2.採訪:快樂的方法
a.請學生回家採訪下週上台報告
b.老師應該訂好採訪對象條件(例:需要訪問十個人、兩個四十歲以上、兩個二十歲以下、兩個不同文化背景家庭)

我做這兩個活動,並不是全程中文,我只需要他們上來做結論的時候使用中文就可以。這是實際操作的感想,有時候硬逼學生講中文講中文,我發現她們的創意靈感都被語言給局限住,那不如讓他們經歷自由發揮、整裡、最後使用目的語(中文)的過程,這樣也比較自然,就像我們在處理外語的時候碰到的情形也一樣。當然,讓學習者用目的語思考直接說出目的語是所有教學者的終極目標,但我發現這並不適用於一星期只來上一次課的中文學校。這個終極目標需要更多的環境更多的配合,我的妥協換來學生愉快的心情,我覺得很值得。在中文學校教書,過去學過一些關於CSL的理念必須被打破,我的身分其實不是太單純的語言老師,過去教大學生、成人,我只需要檢驗她們的語言成份,現在我服務的對象是青少年,她們需要更多的傾聽、更多的引導,做這兩個活動,我更在意他們是不是從其他人身上得到一點什麼別的。^^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校決定換教材了。教了快兩年,我也終於有點點體會到前輩曾經說過的,「教材很X啊,可是都教這麼久了。」言下之意,教材好不好沒關係,老師總有天能夠熬成婆,找到方法來降服它。

決定要換的當下,我心裡又高興又感傷。高興的是,可以有機會挑戰一本新教材,感傷的是,我跟這本全新版華語奮戰了兩年,也大概譜出個曲了,卻得跟它說掰掰。換教材不是個容易的決定,因為中文學校家長的聲音很大,學生學得好好的,突然更換,如果校方找不到個好理由來說服家長,這事其實很難辦。老師也是,因為家長下課也會來探探口風,看看我們對於新教材的意見。我個人是覺得,在learner-instuctor-material這三角循環中,固然是環環重要,但其實隱約還是有輕重順序,學習者無心,請哈佛的老師來教你也沒用,不是嗎?

這些是我對於學校換教材這件事的一些想法(其實也沒有重點),我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走過的路我想留下痕跡。以後會不會再在哪間學校碰到這本全新版,我不知道,但是,這兩年來我為每課設計的活動,我希望能紀錄下來,如果,這時候也有一位今年突然拿到第九冊課本非常惶恐的中文老師,不小心逛到這邊來,希望這一系列的第九冊搭配活動會讓你高興一點,汝道不孤,拿到這本一打開就是明日歌的教材然後手抖個不停不知道從何下手的老師,絕對不會只有您一位。我的設計也不精彩,但畢竟是聊勝於無,老師們看看,有任何想法歡迎你也在我這留下痕跡。^^

第九冊第一課夯不瑯當就來兩首難度中上的詩,怎麼教詩我一直覺得很納悶,當然學詩絕對是語言學習者跨入高檔次一個必經的過程,有些詩很美可以勾動學生對文學欣賞的美感、有些詩很有深意可以觸碰讀詩人的心,可是明日歌,是說教,說教的詩比較不浪漫,比較難處理。我為學生們設計的活動有下面幾個:

1.文言白話配對
配對的遊戲其實是老套了,老師做好道具或者只是在台上畫個36宮格,文言白話分別填近,每次請學生上來配號碼,學生會說1號配30號,打開來一看,1號是之,30號是到來,學生這個時候就知道,她們應該替1號找到白話文對應的「的」,替30號找到文言文對應的「至」。像這樣,表面上是看她們記憶力強不強,其實也是讓她們熟悉文言與白話的對換。

2.倒念如流
古人可以倒背如流,對學生我們要求不用那麼嚴格,拿起詩來看看能不能倒著念,可以兩個人兩個人比賽誰念得快誰念得準。這個遊戲學生會喜歡,但是其實教育意義不大,頂多只是確認學生發音準確而已。

3.朗讀比賽
需要老師帶領大家,但是這首詩是第九冊第一課,老師都還記不起來班上幾個學生就要辦朗讀比賽,有點勉強。不妨考慮延到期中考的時候,當作口試一次辦辦。

4.時光膠囊
明日歌今日詩教的是珍惜時間,放在第一課,剛好可以給大家做時光膠囊的活動,請學生兩兩討論彼此的新學期新希望(當然是中文),何時完成、如何完成。最後在通通放到老師的八寶盒裡,老師可以等到期末把這個時光膠囊打開,還給學生,看看大家有多麼墮落.....嘿嘿嘿。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來沒有試過在課堂上用繪本,我自己也不太喜歡繪本,總俗氣地覺得這是一個很花錢的消費。昨天我第一次嘗試在課堂上念繪本,全班最後瘋掉了。

我選的繪本是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因為找不到實體本,只好變相地從youtube找到影片,用iPad放給大家看,還有背景音樂,鄉民也實在在華語教學領域上有不少貢獻。^^ 因為我們班過去練習聽力的方式都是請同學上台講一則成語故事,台下的人寫摘要,他們對這個活動雖不滿意都也都是很認命的接受,昨天我說不用再寫摘要,但是要求全班百分百安靜,坐到台前聽我說,大家樂翻天地覺得老師今天吃錯藥大發慈悲。

這個念繪本的活動一波三折,我首先的設計是很矮版的念給大家聽,只求大家有個興趣。後來很愛搞回答問題來加分的同學要求我講完故事一定要問問題,答對要加分,我當然也樂得答應,全班於是非常安靜地開始聽,加上背景音樂,一切都進行地很順利的時候,網路突然慢掉,youtube的畫面就不動了!這個時候只能將錯就錯,告訴大家,故事就講到這,給全班五分鐘時間,給我一個最有創意的結局。這就是瘋掉的開始.....

他們討論地很激烈喔~五分鐘過後,我要求每組上來報告自己的劇本,並請全班投票表決最好的結局。從這邊就可以看到每個學生真的都很特別都很不一樣,像那些很愛打扮愛討論男生八卦的女生,她們就是屬於連續劇重度中毒者,講出來的結局都非常民視,諸如:女主角從背後抱住男主角或是女主角坐旋轉木馬神傷時發現男主角於是兩人跨越木馬轉轉的障礙深情擁抱之類。至於比較中性跟男生比較麻吉麻吉那種型的女生,就是走宮崎駿魔幻路線,要不就是有隻會說話的貓密報男女主角對方門牌號碼,要不就是旋轉木馬可以整個飛到法國之類,還有那種酷酷型的冷面笑匠,編出來的結局是,兩個人都掛了and they meet in hell.....至於男生還是最寫實的一組,他們給的答案非常符合情理:有一天男主角不想再往左、女主角也不想再往右,就碰到然後抱抱親親了。

還滿有趣的吧!運用繪本做教學,在成效上來說,我認為是聽說滿分。如果學生放得開,可以直接叫他們上來演給大家看,如果學生比較彆扭,老師請放開,把學生講得演給大家看,再請大家投票,我非常樂於做這件事。昨天,我自己也演得很開心。不過使用iPad實在是一個失策,我覺得繪本教學還是不能偷吃步,要就還是得用真正的繪本給大家看。

此風不知可不可長,但我可能有段時間會開始很愛找繪本.....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