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跟男人去一家非常讓人難忘的阿拉伯餐聽,是由一對約旦裔的兄弟開的餐廳,裡面幾道特色菜讓我念念不忘,但是更讓我感到會心一笑的是掛在牆上的一行字:Take it Easy ya Habibi,讓我想起很喜歡把「明天再說」掛嘴邊,好像什麼事都沒什麼大不了的阿拉伯人。也是在看到的剎那間,感覺我好像被提醒了:放慢腳步、好好吃飯。
外語部主任就任兩年,不知道是不是一種四月病,突然覺得有點累(也默默覺得好弱,也不過就兩年而已...),然後我在這個系列中,找到曾經的舊文。那時,2020年疫情剛起,華人老師線上研討進修不斷、那是一段互相支持的日子。那篇寫的是朱老師分享的一段關於「庖丁解牛」的說法,當時他勉勵的是我們這些做老師的後輩,在教學上不要自滿,要繼續努力。那篇文章還有一段是張老師的分享,分享教場生涯的三個階段,提到早期工作要謙虛學習、敬業樂業,中期工作要充實自己,還要會做人,懂得跟人合作。2020年的我,當時反省自己,覺得自己已經邁入中期,充實是有,合作缺乏,那個時候的我,期盼自己能夠走出舒適圈,多跟人交流合作。如今5年過去,再自省,充實依然還是有的,尤其是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訓練自己做好一個leader,跟人合作也有了,這幾年,一有合作機會,我總是先答應再說,再加上各種或自願或非自願的際遇,意外地多了非常多與不同性格的人合作的經驗。獨獨,要順利從中期畢業,我還有一個功課沒做好,做人。
我這個週末特別想起了我的口試官(老師對"官"這個字有點意見😅) trainer任老師,我想起她的談笑風生、她的幽默、她的修為,我也想起了阿吉師,他的悠哉、他的溫厚,然後,我默默地反省起自己,做主管的這兩年,我為了捍衛理想、為了照顧部門大大小小(其實大部分都比我有年資),對著外面得罪多少人,我的中期還沒有畢業。
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庖丁剛開始解牛,見牛而不得要領,解得辛苦、人累心更累;三年過後,不需要見全牛也能解牛,可以說已經是一名技術了得、得人稱讚的專業良廚了;然而要再往上走,那便需要無招有招,如今的庖丁游刃有餘,十九年來都不曾換刀。
感恩五年前的自己,記下這段文章。下一階段目標是:優雅的庖丁,優雅地來一句:Take it Easy ya Habi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