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關於電影 (8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自從看完淚的女王以後,我跟同事就又面臨劇荒,但是我畢竟是學校的韓劇擔當,有很多行走的韓劇資料庫友人,所以我就跟同事一起入坑,同看八年前大家狂推的Signal(到底我們是有多劇荒?)跟同事看得味叮味噹,放假同事還繼續傳訊跟我討論結局,對於剛聽說他們要拍第二季的我們來說,只能說我們在2024年看這部戲真是看對了,想想我的朋友們望穿秋水一等八年呢。只是,Signal總有看完的時候,在面臨一陣不知所措之際,我看到了路基完這部電影,覺得既然是宋仲基演的,那就來看一下好了。雖然電影的精神是正面的,但是一邊看,一邊也真有種看不下去的感覺。(以下有雷,大家斟酌)

路基完的電影由小說改編,劇情描述一名脫北者的寫實生活,電影的名字就是脫北男主的名字,沒有用很華麗的頭銜,卻清楚地告訴觀眾,這部片的意義:用自己的名字堂堂正正地活下去。電影主要的情節是在描述男主輾轉來到比利時申請難民證,在異鄉的各種不容易。前面那段真的看不下去,冰天雪地、無家可歸、受盡欺凌,就在我快要關掉的時候,還好編劇安排了女主進來。男女主角在各方各面都呈現了一種對比差,女主家境富裕不愁吃穿,而男主整天撿垃圾桶剩麵包;女主因為愧疚以及痛失家人導致行為極度偏差,而男主在母親的教養下在任何時刻都在見義勇為;這兩人唯一的共通點是孤獨。因為偏差走進了邊緣,因為沒有身份走進了邊緣,他們都在孤獨的邊緣上是一天過一天的走著。

電影花了很多篇幅,細緻地刻畫出異鄉流浪的辛苦,但是始終還是希望傳達出人間善意,以及希望終在的訊息。電影的尾聲,畫面切到了充滿陽光海洋的熱帶島嶼,告別了陰暗濕冷的歐陸大地,女主在異地重新開啟一段新生活,而男主也終於取得身份,比利時不是他的終點,以比利時為始,這個偌大的世界才是路基完真正要奔向的地方。

看完電影以後,真心覺得每天都要感恩。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24 Sun 2023 07:27
  • 湯道

這次坐SAS航班,從丹麥飛回美國的路上,看了一部日本電影「湯道」,驚覺,好像很久沒看日本電影,也好久沒去日本了~~

湯道講的是,一個在東京過得不遂的建築師,中途返回老家,協助老家一直在經營的公共錢湯,雖然是帶著一種有點不屑、只是想著賣掉錢湯以後可以換到什麼好處的心情回來,卻在弟弟、櫃檯陽光女孩,以及公共澡堂的老顧客的每個暖心故事中慢慢地被改變。

這樣的故事情節並不是太陌生,可以被換成各種場景,在日劇中經常性出現,可是這次以錢湯做設定,我卻覺得很新鮮,可能因為聽過茶道、書道、花道、劍道、合氣道(?這算嗎),但是我真的不知道湯也有道,只知道日本人很愛泡湯(我家也很愛!)而已。在每個顧客跟丸金的故事中,我最喜歡的是橫山正的故事,他作為一個正經八百的公務員,中規中矩,人生唯一的熱忱就是放在泡湯這件事,把這個過程放大,追尋極致,而他的家人最後給他的一個驚喜,也讓人覺得感動溫暖(家裡可以有湯屋誰會不想要呢?)。

整部片以笑鬧成分居多,卻讓我想起多年前一部中國電影「洗澡」(喜歡做電影教學的華語老師一定都很熟悉),家庭的羈絆、傳統的承繼或許才是這部片想傳達的底音。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陣子看的巴勒斯坦片,٣٠٠٠ ليلة,片名是三千夜,跟一千零一夜的童話有著天壤之別,講的是一位母親在牢裡度過的八年時光。

女主角因為幫助他人無辜被判入獄,入獄以後才發現已經懷有身孕,原本應該是好好一家三口的日子,一邊在學校做老師,一邊等著先生拿到加拿大居留,可是卻因為幫助了巴勒斯坦青年,而落得入獄並且是八年服刑的下場。因為是被關在以色列的監獄,除了需要面對以色列典獄長,還需要克服監獄中的以色列罪犯,但主角終究用她的韌性,化敵為友,不但結交了一群巴勒斯坦閨蜜(可以用在這種情形嗎?),以色列幫也有人罩她,於是他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雖然沒有經歷到父愛,但是卻多了十個母親,應該也是很有愛。

這兩年上阿語課的時候,常常都會討論到的一個字叫做ظلم (injustice),歷史原來這麼難學習,當我們沒有辦法從前車之鑑學會自己犯過的錯,ظلم就會一代一代在不一樣的地方用不一樣的方式,繼續存在。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可能是最近上很多阿語課,突然發現Netflix上面有很多阿拉伯電影可以看。之前看了一部敘利亞的電影,يوم أضعت ظلي,中英文直翻:The day I lost my shadow/ 失去影子的那天。這部電影描寫的是敘利亞內戰爆發初期的故事,把戰爭初始,人們面對的種種惶恐不安描寫得極為深刻。

故事的女主角白天做藥劑師,下班後則是一位堅強的母親,丈夫在沙烏地工作,一直以來就是她獨自撫養孩子(突然讓人想到那那)。內戰開始以後,戰火蔓延,從一個城市燒到另一個城市,斷水斷電的日子使得生活一切都變得很不容易,剛好碰到一對要出城去找瓦斯的兄妹,結伴上路,可是遇到的卻是一段更為困難、更為艱辛的旅程。電影的第一幕是女主角帶著小孩狂奔回家趕著用水洗衣服,電影透過這段畫面,從一開始就把觀眾帶入到一個很緊張也很陌生的情緒。戰爭開始,草木皆兵、有水一日是一日,每天上班都可能碰到店裡被打劫一空,這些都是觀影的我們不熟悉的情景。

電影進入到中期,隨著跟兄妹兩人上路,緊張的情緒並沒有因此化解,反而是更多的衝突、更多的不安。導演也在這裡,試圖開始著墨電影的核心:為什麼有些人會沒有影子?在什麼樣的景況下,影子會開始消失?但是他也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隨著劇情一路發展,(我這應該不算劇透,因為片名已經道出)女主最後也失去了自己的影子,然而,失去的影子代表的意義是什麼,可能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跟答案。

劇情的鋪陳不是特別緊湊,可是營造出來的氣氛,還是讓人印象深刻。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台灣飛一趟都要十二小時左右,電影的陪伴真的很重要。今年夏天返台又返美,我也是看了不少電影:

夏へのトンネル、さよならの出口
之前沒有聽到關於這部片的太多討論,所以當片單上出現這部的時候,我也是有點遲疑,想說這片名也太長,而且跟隧道有關,好像也是有點老梗,沒想到點開來看以後,發現沒我想像中那麼不好看。這部片描述的是兩個高中生在不借傘不相識的情況下,為了「找回過去」這個共同目標,一起進入迷幻隧道的故事。整個故事的鋪敘其實有點冗長,起承轉合也沒有「你的名字」那麼有起伏性,配樂也是溫溫的,所以有一度我真的是快要睡著(或者已經睡著)。不過,這部動畫的結尾跟他的後勁是很不錯的,(以下有雷)最後男主為了妹妹獨自進入隧道,如願看到妹妹以後卻也明白了自己其實已經回不到過去而該把握的當下也在一分一秒的逝去,當他毅然決然重返現實,面對著已經改變的人事時空,導演讓女角用一種正面的態度去回應,鼓勵著看戲的觀眾其實只要願意好好珍惜當下,那些逝去的時光就讓他過去吧。有意思的是,這次回台的某一天我跟公婆還有小叔一家去了苗栗,回程的時候我們在合興車站短暫停留了一會,然後,我就突然發現,車站後面鐵軌進入的隧道其實還滿像這部動畫的場景的。

Puss in Boots: The Last Wish
也是動畫,「穿靴子的貓2」之前我就聽我學生一直在講,那個時候我好像還笑了她一下,想說都幾歲人了,結果,看完以後我發現,真的很好看😂。劇情描述貓俠依然帶有讓人又愛又恨的霸氣磁場,可惜貓再怎麼怪,也是個九命,貓俠前面已經不知不覺用完八條,最後一條命,要如何躲過死神犬的糾纏,在親情友情的通力協助下,好好活下去,成了第九命的最終考驗。

去程就看這兩部,外加一部我看了不知道看第幾次的哈比人。回美則是看了下面幾部:

미나리
中文翻成「夢想之地」,我覺得翻得挺好的,因為這部片就是在講一家人的尋夢之旅。男主角一心專注在開啟自己的農場事業,帶著家人不惜遠從加州搬到阿肯色,而妻子的夢想只是希望能過一個安穩的生活,希望能給心臟有問題的兒子最好的照顧,夫妻的夢想之地已經不同,在種種爭執之下,邀來了奶奶同住,幫忙照顧孩子。可是文化、年齡帶來的不是溫馨的親情而是各式各樣的祖孫代溝,最後一把大火燒毀了有形卻重塑了無形。這部片拿下當時奧斯卡很多獎,我就很想找來看,結果拖到現在最後竟然是在飛機上看!看完以後,能明白這部片為什麼能拿下這麼多獎,美國夢的故事不是只有Jacob這家,細細闡述的敘事手法說的是千千萬萬的移民家庭的掙扎;也能明白尹汝貞為什麼能拿下女配角,還有我們TWD的Glenn,各自把各自的角色都演得很傳神。這幾年,韓國影藝文化真的是不得了。說回這個韓國片名,一直不知道미나리什麼意思,後來看了電影才知道是水芹,看完整部片才知道原來這是貫穿全戲的一個重要隱喻。

Dr. コトー診療所
我看到這個片名的時候,一度遲疑了一下,然後仔細看了封面,又更遲疑了,這是我以前看的五島醫生嗎?點入以後,整個懷念!幾乎是原班人馬重現,連主題曲都一樣,還有吉岡秀隆騎腳踏車的身影,真的太感人了,時隔有沒有20年啊?看到熟悉的小島畫面、熟悉的面孔,想起了以前為了學日文猛看日劇的自己,而島上這些人的故事還在繼續,電影接續著電視劇之前的劇情把故事說下去,多年過去,五島跟護理師修成正果,島上的居民也依然各家有各家煩惱,離島地區的資源不均、青少年外流,以及不管在哪都在發生的少子現象,衝擊著島上的看似日常。這部片,我真的是看懷舊的,因為有些橋段,總覺得導演拍得太滿,滿到太過刻意了,例如豪大雨的夜晚,元氣阿重伯的腳傷、小護士的阿嬤需要動手術...每個人都受傷就算了,但是護理師也突然臨盆,然後最重要的五島醫生也一步旋地轉倒下了,那一刻實在塞太多,讓人不得不跳出畫面,心想要不要這麼誇張,不過,片尾的處理還是很感人,畫面一帶,事過境遷,而有點霧面的開放式結局則帶來了更多的想像與感傷。

Mission: Impossible 2018
這次回台大家都在看不可能的任務,覺得我回到美國以後,應該也是會去電影院看一下,想說那不如就在機上補一下上一集好了(雖然應該一點關係也沒有)。我必須說,不可能的任務真的就是票房保證,因為從開場以後,整部片就沒冷場過,從頭到尾,阿湯哥時不時耍帥飆車跳躍、班吉的各種搞笑對話,還有美女適時緩衝畫面,真的很好看,(這部片已經5年了,我講了也不算爆雷吧)老闆被刺一刀的時候,我還忍不住在飛機上大叫一聲,方圓五排的人都回頭看我,一輩子回頭率就這天最高!看完了2018年的Fallout以後,心得是:一定要去電影院看最新版!

以上的裡心得是:返美的我比返台的我會選片😂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補一下今年去首爾的時候看的電影。我覺得現在飛機速度是不是越來越快??我以前都覺得飛日韓要來個三、四小時,現在發現原來只要兩個半小時就能到首爾,一部兩小時電影想看完還覺得很卡(因為還要花時間吃機餐)。這次去韓國,機上一片韓國電影海任君挑選,我當然就挑了我的最愛玄彬。

1. 교섭
電影以07年的真實事件做改編,主要描寫的是一群到阿富汗的韓國人被塔利班政權脅迫後,情報局跟外交部合作救援人質的行動。玄彬歐巴飾演的是一名熟悉當地情勢駐地已久的要員,而主要進行交涉的外交官則是由黃政珉演出。這部片,老實說,看到一半的時候,我竟然還睡著了(全部推託在時差、飛機舒適、太早起床!),玄彬的造型太過粗獷,還有那個髮型,有點不能適應,而且這部片感覺外交官的部分更有看頭,畢竟是在「交涉」,玄彬當然有些動作橋段例如把錢追回來等戲碼還是拍得很厲害。雖然,我之前有點期待玄彬在這部片更多亮眼的表現,但其實,能夠看到2023出品的韓劇,我已經感到感恩。

2. 공조2
機密同盟第二集是去年的電影了,但我也沒看過,可是也一直放口袋名單放很久,因為第一集的鐵林整個帥到一個新境界。這一集,除了原班人馬以外,又再多一位半韓裔美國混血演員,顏值超高,所以回程的這部片,從頭看到尾一刻也沒睡著,從一開始就無冷場的精彩到最後面。這次是要打擊潛藏在韓國的國際犯罪組織,需要三國人馬全力共助,中間當然穿插很多心機、但是也有很多笑料,這部片不僅是在看鐵林的帥、酷,就是連女角群也都搞笑地超亮眼,導演也終於聽到我們的呼喊,在片末給了我們潤娥一點希望😂。

這次去韓國,把玄彬一口氣給看飽看滿,感到相當滿足!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吾友莎莎在FB推薦公視最近要上的泰劇「天生一對」,馬上勾起我對坤匹濃濃的回憶(雖然我當時寫的貌似都在吐槽,但是我真的很喜歡,是滿少數我會回去重看的片)。如果大家還沒看過泰式穿越,傻八包票這部劇絕對值得追,喜歡歷史的有史實,喜歡俊男美女的忍三集應該就可以入坑(一開始可能會對當時的流行sense感到有點無法),很在意配樂的也會喜歡,無法抗拒穿越梗的這部更是個經典!「天生一對」對我很重要,不但因為是我第一部泰劇(是說這幾年下來,好像我也沒有因此多看幾部,這部至今也還是我的泰式唯一),而且當時多虧這部片我才可以從重看迫降18回的魔咒中跳出。不過,今天重點不是要講連續劇,是在我跟莎莎的對話中,我才驚覺我錯過了這部的電影版,而且,Netflix上面就有!我,我這樣還有資格喊坤匹一聲坤匹嗎?!

好,馬上進入本篇正題:電影版的天生一對。劇情主要還是環繞在男女主角三生三世外加一點穿越梗,這一次穿越的是個鮮肉路人甲(我這樣講會激怒他的粉絲嗎?),陰錯陽差來到距今約兩百年前的曼谷王朝,跟男女主角之間發生的故事。沒有看過電視劇可能有一兩個梗會有點看不懂,可其實基本上不怎麼影響對這部電影的觀感。但如果看過的話,可能會同意,電視版比電影版的更好看一點。

1. 主角:男女主角是原班人馬,所以CP感絕對是有的。電影版的女主角髮型跟現代人比較像,應該也是更能入手(話說,女主在電視劇的髮型被我嫌到爆,可是後來我看到女主的普通正常海報,都會很不習慣,那兩團瀏海呢?)。我個人更喜歡電視版傲嬌男主的寵妻劇情,電影版男主從一開始就一個癡漢形象,有點無法招架。電視劇版走的是長情路線,而電影版只有兩小時,走一個罐頭笑聲滿滿的喜劇風。另外,電影版還有個有點可惜的地方是,電視劇版那些好看的配角,例如男二女二都沒有出現,不然當時電視劇男二沒事就肌肉露一波,也是個看點。

2. 穿越:劇版的穿越感很強,因為穿越的是女主,各種常見的梗包括:男女平等、日常生活、說話方式等等都是每日劇情的一個看點。電影版的穿越是男配,在穿越上面的著墨並不多。可是不管電影還是電視,最後都有安排女主瀕死然後三生三世時空錯位(可能更多)的橋段,那個部分不管電視電影都拍得滿感人的。

3. 配樂:配樂的話需要推劇版。電視劇版的配樂有種古典美,而且每次一到關鍵畫面就開始下音樂,雖然有的時候會覺得「啊~又來~」,可是真的好聽,你就是上班默默開著當背景音樂都可以,電影版的平淡到我沒有印象無法點評。

不比較不會有傷害,抱著一種輕鬆的心情來看一場泰式戀愛,電影版的再續前緣還是很可以的。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這次旅行,開什麼玩笑,來回超過30小時的卡達航空,我把能看的阿拉伯電影全都來一次,看好、看滿。卡達航空,我非常尬意,機上電影多到爆炸,好萊塢、寶萊塢、阿拉伯、國際電影,每一頁打開都滿滿的,其中一部就是之前我自以為是阿曼片可是其實是在講安達魯西亞哲學家Averroes的The Destiny,而且,我現在一邊打,一邊想起來這部片根本Netflix就有啊...我還在飛機上看了兩次,真的很瞎耶。好,下面開始,重點介紹我在機上看的其他片:

1. م٢٠٠  (200m)
這部電影五顆星,非常推薦,背景架設在巴勒斯坦。男主角是一個愛家認真負責好男人,週末跟母親生活在巴勒斯坦,週間則回到妻子和孩子生活在相隔兩百公尺的以色列,雖然200公尺看似小小一段,喜歡跑步的人幾分鐘應該也就跑到了,但是由於以色列建立的隔離高牆,從巴勒斯坦的兩百公尺外看過去,卻是個千山萬水,而每天清晨,數千名的巴勒斯坦人,必須排隊通過檢查哨到以色列去工作,包括我們的男主。雖然聽起來非常辛苦,但是這麼多年來也習慣了,一直也都是這麼個相安無事,直到有天,男主突然接到老婆電話得知小孩受傷人在醫院,為了能盡快趕到醫院陪在身邊,男主決定採用包車偷渡的方式。一段200公尺的距離因此成了世上最遠的一段距離,在偷渡過程中,他們不但需要四個人疊藏在悶不通風的後車廂內還碰上了搶劫,檢查哨的每次停擺都是一個折磨,好不容易終於通過重重考驗,一路走來的年輕小伙子在最後關頭爬牆時不甚摔落,跌到重傷。這部片的最後,編劇決定以溫情收尾,男主安然抵達、一家平安無事,最後的畫面是男主在巴勒斯坦的陽台架設起彩燈,跟兩百公尺外的家人打招呼。這部片之所以五星推薦,是在於它寫實又不煽情地描繪了巴勒斯坦的日常。

2. ١٢٢
這可能是我看的第一部阿拉伯語恐怖片。劇情其實滿簡單地,一對恩愛小夫妻某次出遊中發生意外,誰知道被送到一家恐怖醫院,醫院幾乎沒有其他病人,在裡面工作的人超過八成都是想開刀偷器官的壞人😅,這部電影就在描述這對小夫妻如何逃出千鈞一髮地逃出這個可怕地獄。雖然劇情是這麼簡單,可是拍攝手法讓你七上八下,從開始到最後都不得安寧,有時候覺得這個男主被砍成這樣應該是已經不行了,誰知他又敗部復活,然後又看覺得這次醫生應該掛點了,五秒鐘以後他又站起來拿著斧頭狂砍,看到最後有一度也會忍不住覺得到底有完沒完。這在恐怖片中不算是個什麼經典,但是阿拉伯世界好像比較少拍這樣的主題,再加上男女主角都是埃及戲劇常見臉孔,所以中東市場的評論反應都還不錯。

3. الصقار (The Falconer)
我是回程的時候看這部片的,被吸引,主要因為有兩個元素,一個是全片在阿曼拍攝,雖然都沒有拍到我熟悉的場景,但是聽到是阿曼拍攝還是會很興奮;第二個原因是電影片名,剛好我在卡達看最多的就是隼,所以很好奇這部片到底要講什麼樣的故事。這部片其實是根據真實故事拍攝,只是真實故事的場景其實是在葉門,劇情描述兩個在動物園打工的青少年,其中一人需要現金幫助自己的妹妹離婚,開始鋌而走險走私動物園裡的珍奇異獸。當然走私動物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情,但是這部片真的想說的故事,其實是兩位青少年的友誼。一位是因為父母工作關係在葉門長大的白人Cai,她自由自在,暑假的時候四處旅行,談到未來,他想申請加拿大的學校學習他熱愛的動物保育,而另一位則是土生土長葉門人Tariq,被圍困在當地,好像沒辦法看到自己的未來。隨著劇情一路發展,這對朋友,有互相幫忙、互相衝擊的時候,故事最後,他們順利地(?)走私了隼,解決了家裡的問題。根據劇尾的描寫,這對朋友他們後再因為葉門內戰的關係,就分散了,直到最近,電影拍攝,他們才又相聚,妹妹也重新找到好歸宿。

我在飛機上其實還看了其他幾部,但是都睡著,這三部是從頭到尾我看完覺得很不錯、值得一推的!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假前,同事叫我無論如何要去看The swimmers,這部電影以奧運泳將Yusra Mardini的故事為底,劇情環繞在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她與姊姊飄洋過海來到德國的故事。這部片沒有特別煽情,可是有好幾個橋段,就是會讓你想流淚。

(1)野火燎原
故事的開頭從2011年開始說起,敘利亞內戰剛剛爆發,就跟所有內戰開頭一樣,溫水煮青蛙,戰爭的起初都沒有太多人會注意、都覺得很快就會沒事,包括敘利亞境內的人民。這部電影的一開頭,拍的是Mardini家的派對,明亮的色彩、無邪的笑容,教練爸爸歡快地跟眾人承諾家裡要出三個奧運泳將。隨著電影情節往前鋪進,不到十分鐘,就風雲變色,色調也轉為陰暗。而這場內戰一打已經十年,到今天都還在繼續著。

(2)不得不的旅程
在戰爭情勢都很危急的情況下,個性比較敢衝的姊姊提出護送妹妹逃到德國再用家庭庇護的方式把全家接到德國去,去或是不去當然都有很多衝突。最後終於說服了教練爸爸,在姊姊、堂親的護送下,從敘利亞一路輾轉,找不到門路、找到門路又被人蛇騙、坐上擁擠的小汽艇,穿越愛琴海抵達希臘的Lesbos島(最後一段是跳下海去游到岸上),然而這段旅程並沒有因為安全抵達小島而結束,接踵而來的考驗包含了怎麼穿越一層又一層的邊境才能夠到達德國,以及每到一個關口就要失去一些夥伴的挫折。這部電影拍的是Yusra的故事,她到達德國要等待文件的同時,幸運地找到願意訓練她參加奧運的教練,她最終得已站上里約奧運,以難民隊的身份參賽奪冠。然而,這樣的難民就只有一位,多數人歷經波折來到新的環境,卻早已在一路顛簸上迷失自己,更多的人甚至連到都到不了。片中,女主角不停質問姊姊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要離開自己的家鄉,踏上這條不歸路?「如果可以,誰想離家?」

寒假後的第一週,我們都會舉辦一週非上課的研習,每年都有一個不同的主題,今年的主題談的是「新聞媒體」,在對待社會議題上,要如何不被政治勢力影響帶風向,如何能夠更同理地去對待每一個議題,並不只是每個媒體人需要培養的素養,也同時是我們每一個讀者、聽眾需要培養的素養。頭兩場的記者不約而同都分享了以「難民」為主題的報導,多方地思考、同理地思考,我們的用詞單單是「難民」還是「非法移民」就已經替這個故事定下基調。我一邊聽這些獨立記者的報導,一邊想著這部電影,想著想著,又回想起多年前,幫不知道什麼活動審譯的一部巴勒斯坦電影رجال في الشمس(Men in the sun),那部電影裡的三位男主角橫渡大漠,關在油箱車中,歷經酷曬、逃過一重又一重的檢查站,最後一站眼看就在前方,最終卻也是沒能到得了。

難民之路,不管穿越的是阿拉伯沙漠、雅馬遜雨林還是地中海汪洋,心情都只有一種,「如果可以,誰想離家?」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FB已經被一片回憶殺洗了很久了,我們就在還沒下檔前,終於也去電影院看了,實在非常值得慶祝,因為距離我上次去電影院應該也有個三年了...不過,跟這部跟第一集相隔三十六年的電影相比,我們這區區三年好像也沒什麼好值得說嘴。

說實在話,我看這部片真的沒有任何包袱,因為,我完全不記得第一集在演什麼。話說上映那年,我根本就未滿十歲,我對這部片的記憶非常模糊,印象中是寒假過年期間我們親戚都去大姨家拜年,然後表哥表姊們坐在電視機前非常興奮,那個時候的我英文也聽不懂、中文字幕就算看了也不知道能懂幾成,再加上非常懂得保護小表妹的表哥表姊們每逢親親鏡頭,就會轉過來遮住我的眼,所以我從頭到尾只有印象坐在熱血激動的表哥表姐中間吃零嘴。

說回來,事隔三十六年的「捍衛戰士:獨行俠」我個人認為是拍得很好,就算沒看過第一集,第二集的故事性放在關係的修補,自身的故事性也很獨立完整、節奏緊湊,雖然有些地方可以預測得到,卻也不淪為老掉牙,還是有很多很不錯的轉折。劇中補進了一些第一集的畫面,感人非常,好幾回我也紅了眼眶,對我們這些“新人”來說,這是把故事給填滿的張力,但我也可以想像為什麼一片回憶殺,因為在角色銜接上對老影迷來說是非常真實的連結,其中最甚者,當然是IceMan方基墨(現在必須要去追他的紀錄片了)。最後,就是要說回這些演員了,套一句我們法國同事說的,阿湯哥四十年來始終如一的身材真的讓人覺得很養眼(到底怎麼做到的🙀)。

從電影院走出來,想起我們學校在疫情前,每個月都會固定去軍醫院探訪軍人,每一位捍衛戰士都有自己的故事,都讓人尊敬。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03 Sun 2021 10:22
  • 鬼滅

是去年嗎?疫情以後我對時間的概念一直很模糊(可能也跟疫情無關),有段時間,我周遭所有的人都在談鬼滅。連我做OPI,都有人在跟我講鬼滅,當時真的覺得很誇張,後來男人與我家二少也跟上進度了,每天在看鬼滅,我還是不為所動,一直到有天我去找霸桑剪頭髮,目測應該已經六十好幾的霸桑也在跟我鬼滅,我才發現,誇張的人是我。

最近又要去剪頭髮,我覺得還是有備無患,在Netflix上面把26集全數追完,終於理解大家為什麼激動了,又是個集親情、友情、正義善良於一身的動畫,看完以後,我再接再厲,超越我們家進度,把電影也給追上了,我阿兄跟我說當時他跟我嫂嫂去看電影,整個電影院坐滿cosplay,大家看到炎柱那段哭得稀巴爛,只有嫂嫂在旁邊冷笑,他嚇得電影散場燈光打開以後趕快把嫂嫂拖走,深怕她被鬼殺隊迷用各種招式追殺,我當時覺得阿兄有點誇張。這幾年,我在美國的訓練有素下,也變得比以前冷靜許多,結果阿兄還是最了解我的人,播到炎柱那段的時候我真的哭得稀巴爛。

回到霸桑,這次她全心全意在跟我聊日本大選,くそ、又猜錯題了。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大的東亞研究院辦了一系列電影欣賞,第一部是約旦片「當夢娜麗莎微笑時」,劇情速度稍慢,但是是一個可愛的電影。女主角自小被姊姊帶大,姊姊因為某些心理創傷足不出戶,所以大小生活事都是由夢娜麗莎照料,個性比較悶騷的夢娜麗莎也養成了從小就笑不出來的習慣。這部片主要就在描寫缺乏笑容的夢娜麗莎碰上了什麼事都能一笑置之的埃及男子的戀愛故事。

史大最棒的地方是,不但提供了我們影片,還邀請到導演來跟大家座談。與會的觀眾問題都很犀利,我只溫溫地問了一個中東那麼多國家為什麼就挑埃及,也有人問導演喜歡哪個導演,我們的導演顯然很會做人,用一個非常不得罪的回答說「實在太多了」,結果被教授一直推,他才說了阿莫多瓦。座談會只能短短一個小時,大家都問得意猶未盡。發問的時候只能開放chat模式,我用阿語提問,史大老師非常激動,讓我覺得我是不是應該去學校修個客課,不過一方面我也覺得很恐怖的是,我明明就是跟約旦老師在學方言,可是看約旦片的時候,還是很多地方霧煞煞,反而看黎巴嫩片的時候就比較順手,到底為什麼。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到現在還是對於老師之前介紹我的電影قضية رقم ٢٣ (The Insult)感到震撼,覺得我如果沒有看導演最早出道的代表作West Beirut好像有點遺憾,所以我就又去找來看。

西貝魯特的故事背景架設在1975年的黎巴嫩內戰,故事主要講住在西貝魯特的高中生男主角在戰爭中的非日常生活。這部片取名西貝魯特,因為內戰爆發以後,貝魯特就被區分為以基督教徒為主的城東與以穆斯林為主的城西。內戰爆發以後,城東與城西變成像是楚河漢界一般,這也使得住在城西可是學校在城東的男主就此失學。電影專注在這位不用上學的男主Tarek與另外一名好朋友Omar,還有他的新鄰居May之間發展的情誼。有別於The Insult,情感大起大伏,這部片用青少年的眼光在說這場歷史悲劇,看完以後反而更讓人悲傷。

片頭一開始,是戰爭前夕,事情沒有發生的時候,沒有誰真的會去注意些什麼事,Tarek也就只是一個有著電影製作夢、愛在學校作怪的高中生,然而一夜之間,槍聲驟響,通往學校的道路沒了,父母親的工作也沒了,但是多數人還是選擇樂觀地相信,這不會影響太久,只是三、五天就會停消,可是三天、五天變成了三個星期、五個星期,戰爭沒有要停的意思,這段期間,失學的Tarek跟Omar每天依舊抱著電影夢四處探險,在街上,他們參與了不知為何的抗爭,在家裡,他們聽到父母親對於大情勢的緊繃,然後三個月、五個月過去,這場戰爭最後打了二十年。電影停住的畫面,我們不知道是過了多久,只看到一直能用青少年的天真面對所有現實挑戰的Tarek掩面而泣,本來一家人彈琴歌唱的畫面也只變成獨腳戲,讓我們不得不相信,這個曾經充滿歡笑的家庭最終也還是破碎了。

電影中的主角們都沒有宗教的明確傾向,Omar生在一個穆斯林家庭,一直到戰爭爆發為了證明自己是穆斯林,開始參加晨禱、背頌經文,Tarek身為穆斯林,從來不覺得與基督教徒之間應該保持任何距離,跟基督徒的May變成好友,這些小小的片段,我覺得也是導演的一個控訴,不要老是把政治引發的戰爭宗教化,這並不是基督教與穆斯林的戰爭,這是政治的戰爭,這是國與國以宗教之名而戰。這也是導演的一個提醒,不要覺得什麼事都不關自己,這本是敘利亞、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戰爭,選上了中間地帶黎巴嫩,讓這顆東方珍珠經歷了二十年的戰爭,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大家也是覺得沒什麼,可是二十年戰爭過去又二十年,至今不但沒有回復,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政治動盪也還沒有完全解決之前,現在還要面對全球性疫情的攻擊,這個世代,我們都是共同體,沒有誰真能夠置身事外。

而被疫情所擾的我們也是,多少人一開始都覺得這只是遠方的一則新聞,發生在自己的土地上,我們覺得幾個星期就能找到方案,如今幾個月過去了,而我們還不知道解套的方向往哪走。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星期只上一次阿語課,馬上就覺得反應變很慢,只能找一些阿拉伯電影,希望還給自己營造一點環境。

Amazon Prime上面有一部中文翻譯成昨天隨昨天去,前期拍攝的手法、速度,我不知道該怎麼講,一度以為自己在看紀錄片,後期轉折點很厲害,才知道導演想傳達的意涵。這部片描述的是因為內戰關係,男主小時就跟著家人逃難到加拿大,男主為了完成父親遺願,回去小時的村莊,看看還住在那的家人。因為這樣的背景,可以看到不少有趣的文化衝突點,男主的阿文就跟我在這邊教到的華裔差不多,多數時刻都需要借助英文,因為從小在外地長大,習慣西方文化的距離感,對於黎巴嫩的以肢體接觸顯示親密的文化也感到有些無法招架。

電影前半段,搭配男主的內心戲,自然到我還真的特地去查一下,這到底是不是導演自己下海做紀錄片,因為我看過很多中東紀錄片,感覺很熟悉。電影從中段開始,才開始有情節,男主愛上了一個黎巴嫩女子,在最後的告白前,男主跑去深山裡面健行,走著走著一聲巨響,踩到了地雷,一人留在深山中,終於幼時內戰的記憶、失去的家人,那些因為時間已經久遠而模糊的回憶又再一一浮現。這部片最後是圓滿收尾,但是導演在片尾大聲疾呼,黎巴嫩如同許多發生內戰的國家一樣,至今仍有採不完的地雷,每當以為已經快要結束的時候,又有當地居民回報發現新的地雷區。

感恩我們生活的地區沒有這些人為的威脅,期待人類更文明的解決紛爭。(裡心得是,還是老師介紹的片好看...)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介紹的另一支片كفرناحوم也是黎巴嫩電影,是我第三次看導演Nadine Labaki執導的片,我發現她的片都有一個風格,一是步調慢,二是她一定會出演其中一個角色,有別於看過的另外兩部片「焦糖人生」跟「吾等何處去」著重在女性之間的情誼,這部片的焦點放在黎巴嫩社會的貧窮問題。

電影一開頭就給我們一個震撼,是什麼樣的父母親會被小孩出庭指控,指控他們擅自把他生下來?導演採用倒敘手法,藉由法官和小男主角Zein的問答,揭露鮮為人知的底層生活。這幾年有不少好看的外語片討論艱辛的底層生活,之前拿下奧斯卡獎的韓片「寄生上流」也是其中一支,寄生上流還有點黑色幽默在其中,而Labaki的這部片看完只有淚水。

Zein因為家中經濟關係,從小失學,父母親每天就是讓他不停地打工照顧弟妹,在他最喜歡的妹妹被強行出嫁以後,Zein對於所謂的家已經毫無可戀,在出走的路途中,開始跟非法勞工Rahil同居,Rahil白天冒著身份隨時被揭穿的危險外出打工,Zein在家幫忙照顧Rahil的小嬰兒,那段時間也許是Zein最快樂的時光,可惜好景終究不長,Rahil最後還是被發現,連家都來不及回去就被抓走,留下苦等的Zein,一邊開始流浪生活,一邊還要照顧著沒有血緣、關係卻更親密的寶寶。

這部片透過Zein淒淒慘慘的一生,間接地闡述了黎巴嫩的社會問題,勞工身份、毒品、貧窮、未成年婚姻、失學等等,Zein經歷了人生百態,可是他的眼睛還有孩子的純真,那份純跟真,不只指控著他的父母,也是指控著我們每一個大人,要我們做一個更好的人,更好地對待彼此,更好地看清楚我們的社會不是粉飾的太平,我們要更好地去解決不公義。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星期老師讓我看的電影是2017年的黎巴嫩片قضية رقم ٢٣,中文直翻的話是「23號案件」,非常值得一推。乍看片名跟電影海報,我原以為是法庭片,結果後來才發現,重點完全不在法庭,甚至不在案件本身。我看了好幾次,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沒看字幕,想了解自己能懂多少,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這樣挑戰自己不看字幕看阿文電影,不過為防萬一,我還是看了第二遍、第三遍加字幕的,雖然看第一次的時候能抓到故事梗概,但是看第二次的時候發現還是有很多細節是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掌握到的。因為這部片已經也有三年的歷史了,所以我下面就不特意避雷了。

導演在塑造角色異同性的掌握上爐火純青,故事從兩個人的口角開始展開,層層推進,大致可以分四段來看。

【個人間的對立 - 湯尼與亞賽】
兩位主角,一個是黎巴嫩修車廠老闆湯尼,一個是住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難民亞賽,第一段主要的重心放在兩人第一次的對簿公堂。整個事件的起因來自於陽台的破水管,湯尼的陽台因為有違章建築的問題,負責當地居住環境的工頭亞賽發現之後,負責修復。孰料,湯尼對於亞賽的登門拜訪不但態度惡劣,更把修復中的新水管破壞,亞賽一個怒火中燒罵了髒話,引發湯尼揚言提告。

導演在一開始就替湯尼營造出一付非理性激進份子的模樣,除了片頭我們看到湯尼參加總理演說時的激動,爾後在他的修車廠中,一直播放已故黎巴嫩長槍黨領袖Bachir Gemayel的演說,其中關於面對巴勒斯坦立場的一段言論,湯尼甚至能跟著背出口。這個出場就不是個討喜的角色,又,湯尼多次歇斯底里不願意理性溝通,還當面對著亞賽說出對巴勒斯坦人傷害性極大、天理難容的話,我想多數觀眾在看第一段的時候,都會對他的下一步暴走感到坐立難安。相對於湯尼外顯的憤怒,亞賽隱忍的個性比較能贏得多數觀眾的支持,他主動投案、投案前要求團隊還是要把工作做好,甚至在法庭上他也自認有罪而不願意重覆湯尼的話。第一次的對簿公堂,兩個人都沒有請律師,最後法官判定亞賽無罪。在這一段爭鋒相對中,我們看到兩個背景截然不同的個體,可是我們又看到了這兩個獨立個體的相似性,第一個相似點在於他們兩人對於自己的信念都有一種執著,一個堅持對方一定要道歉,一個堅持沒有做錯就不道歉,儘管要鬧到法庭也要堅持到底。第二個相似點是他們性格裡面的一種正直,好比湯尼在面對法官的質問到底要多少錢才願意和解時,湯尼非常迷惘,表示錢不是問題,他只是要一個道歉。看到這邊的時候,就算我們覺得湯尼的言論非常不可理喻,可你還是很難去討厭他。最後一個相似點是他們對於工作的負責,在影片中不同的場景,兩個人都開了中國的玩笑,可是他們對於工作有他們的擇善固執。

【看法間的對立 - 律師父女】
第一段對簿公堂的結果,看似應該告一段落,卻又因湯尼太太的早產以及性命堪憂的女兒而又再次擺上檯面。其實原意就此打住的雙方,在背後都有律師願意幫助(或說煽動)他們的情形下第二次對簿公堂。幫助湯尼的是王牌律師,在這一行是老手,幫助亞賽的是初生之犢,想為巴勒斯坦人討一個公義,後來的對話中,我們才發現原來兩位律師是父女,這對父女在法庭上針鋒相對、用盡手段。在第二段中,導演似乎把焦點從原來兩位主角轉移到律師父女身上。我原先有點不明白,為什麼中間要插出這一段,當然透過不同證人的說法,我們對於亞賽的了解更為立體,可是我後來看第二次的時候,我在想導演是不是想透過這段來談黎巴嫩人兩代之間的變化,女兒對著爸爸說:“你一輩子都在打仗、活在過去,我不是。”儘管這對父女都想贏得案子,都有他們的方式,可是,對於歷史事件,一個想要往前看、一個想要還原過去,他們選擇的是頗不一樣的路。

【國之間的對立 - 黎巴嫩與巴勒斯坦】
第三次的對簿公堂,導演透過律師的論辯,逐漸地把這個原來只是因為陽台水管的的口角爭執轉移成國仇家恨,湯尼不再是湯尼、亞賽不再是亞賽,他們代表的是長久以來對難民不滿的(部分)黎巴嫩人以及寄人籬下的巴勒斯坦難民,對立越演越烈,每次出庭都需要陸、空鎮暴警察,兩方團體相互指責、街坊暴力每況愈下,最後甚至需要總理出面約談兩人,促成和解,縱使我們看到當亞賽的車無法發動時,湯尼還是會調過頭來幫忙,可是引發的對立局面已然不可收拾。

【時間的對立 - 歷史與當下】
就在觀眾眼看只剩三十分鐘不知道這部電影到底該怎麼收尾的時候,導演終於揭露湯尼這麼偏執的個性由來。片中有兩次,湯尼的腦海中會有一段黑色鐵軌的畫面,我們不能明白究竟代表什麼,卻在他的律師的調查中,查出湯尼小時候的背景。原來湯尼幼時曾經經歷過殘忍的Damour大屠殺事件,一個平靜的小鎮,因為巴解的復仇,瞬間成為阿修羅道場。歷史貌似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淡化其痕跡,可是事實上是留下的傷痕卻還在許多人的心上。這時候,作為觀眾終於瞭解了為什麼湯尼會這麼偏執,為什麼他總說太太不是他、不能理解他對巴勒斯坦人的仇恨,為什麼他一定要一個道歉,那個道歉不是只是為了亞賽一句髒話,而是歷史事件在他心中留下來的陰影,需要有一個人跟他說一聲道歉,才有辦法像其他人講的Move on。這一段不是只有觀眾看到,另一位主角亞賽也看到了,正是因為兩人個性其實深似,在最後一次對簿公堂前夕,亞賽到車廠,使用激將法讓湯尼還了一拳。只有這樣,他兩人才能繼續往前行。上法庭前,湯尼終於踏上不願提起的故鄉,躺在香蕉田中,腦海中的畫面終於不再是黑白色的鐵軌,而是彩色的、純真的童年。

電影最後的結局不再是重點,承受著歷史共業,兩造都戴著傷痕過日子。這部片當然非常有助了解中東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紛亂,但是更重要的是,不知怎的,在講著中東的電影身上,卻不自覺產生共鳴。歷史,從來不是與我們無關的過去。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師叫我看的第二部片,也是個黎巴嫩女導演拍的,是一個愛情小品。故事情節其實頗為單純,來自敘利亞的男主角越過邊界來到黎巴嫩跟女主求婚,可是女主的媽媽因為自己的小弟喪命於敘利亞人的炸彈,極其痛恨敘利亞人,再加上男主角的母親也不是很喜歡黎巴嫩,於是國仇家恨就都全都上了。我喜歡這部片更甚上一部,充滿異國風情的輕配樂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每個角色也都十分鮮明。片名محبس的意思是指環,感覺編劇筆下的每個主角都被套住了,難以跨越自己的侷限。

(1)對已逝小弟極端偏執的母親
女主的母親是全片的靈魂人物,有小聰明也有主見,因為弟弟的關係,一輩子仇恨敘利亞人,身為村長夫人,從不關心村裡的敘利亞難民,所有的生活都環繞在已逝的弟弟,時不時就會跟照片裡的弟弟產生自我想像的對話(這部分拍得還滿有創意),她沒有辦法忘記過去,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已經追不回的親人,而忽略了圍繞在身邊真正該關心的女兒跟丈夫。

(2)無法肯定自我的女主
女主角一直無法肯定自我,在母親身上找不到親情,在男朋友身上總覺得自己不夠好矮人一截,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人生。不敢告訴母親未婚夫是敘利亞人,不敢告訴男朋友母親對敘利亞的仇視,面對舊情人的指控,沒有辦法明確告訴他情已了,反而只是軟弱地寫封偽情書假裝安慰。

(3)被外在身份所綁的父親
女主父親作為村長,看似很有辦法,一天到晚在喬事情,可是卻搞不定小三,總是用自以為的方式在扮演「村長」、「父親」與「丈夫」的角色,卻把每個角色都搞砸。

(4)舊情難忘的前男友
執著在舊情,而無法前進,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根本就是女主母親的翻版。一旦得不到,就非得搞到玉石俱焚。

不知道女導是不是特別鍾愛敘利亞,黎巴嫩家庭的角色,每個都不完美,我最喜歡的只有鄰居傻大姐,反觀來自敘利亞的那三人,倒是沒得挑。男主父親活潑熱情,男主母親雖然不好惹,但至少也是個敢愛敢恨的角色,男主偶爾會來個妒火中燒,但是全片也沒出過什麼大錯。兩個國家的糾結可能有滿多說不出的情結,女導卻輕鬆地用喜劇輕鬆帶過,是功力,可能也是種勸世。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仔細看了一下老師給我的課後講義,原來,老師推了兩部。第一部是黎巴嫩女導Nadine Labakiنادين لباكي的作品,女導的第一部片焦糖人生我看了,當時還做了記錄,有點訝異自己怎麼會在過去瘋狂看阿拉伯片的時候錯過了這部呢?

這部電影的背景沒有直接點名發生在何地何時,但是取景還有宗教背景(外加女導是黎巴嫩人),多數人普遍同意這講的是七O年代黎巴嫩內戰的故事。故事描述的是一個長久以來基督徒、穆斯林相安無事、和平共處的村莊,因為外界戰爭的關係,間接影響了村裡的氣氛,眼看戰爭一觸即發,村裡的女性不願意一輩子都穿著黑服守喪,決定攜手奮起一搏。故事情節不是接得很緊湊,異想天開的成份居多,從表面上看來像是齣鬧劇,但是嬉鬧底下其實有很多戰爭帶來的無奈,要是能那麼輕鬆地解決爭端,該有多好?這部片的片名直翻成中文會是「現在去哪呢?」私以為這個片名其實替片中幾個場景畫下了精準的註解。

(1)列隊婦女
片頭一開始掃過全片幾個重點場景搭配敘事者的獨白,接著馬上是一群身著黑衣的婦女,列隊整齊一臉肅穆,踏著一樣的步伐在荒漠中緩緩前行。作為觀眾,忍不住提問「現在去哪?」,列隊的黑衣婦女像是在做什麼儀式似的,時走時跳,頭時仰時俯地,最後原來是到一片墓地,這時隊伍分開了,路的兩端分別是基督徒的墓園跟穆斯林的墓園,墓地不同,流的卻是一樣的淚水。

(2)摩托車的少年
片中的小鎮與世隔絕,唯一對外的窗口是村內兩名少年,每天騎著小摩托車小心翼翼地在充滿地雷的斷崖試圖連結兩個世界,把外界新鮮的東西帶回來,把村裡的東西拿去外面賣,每次看他們在天未明的大清早半騎半推地出門,我們總想「現在去哪?」,然後看著他們騎著車帶回了電視,帶回了烏克蘭舞孃,可是最終卻帶不回自己。

(3)異國舞孃
片中的婦女們不忍再看自己的家人彼此傷害失去性命,想出各種辦法,先是毀了好不容易搬回來的電視,又把報紙全數燒毀,可是這一切都還是不能安撫這些只會以武力解決的男性同胞,最後竟莫名把腦筋動到異國舞孃身上。我們看著舞孃,不知道她們「現在去哪」,恐怕她們也是一臉錯愕,好端端的舞孃不做,跑來這裡變成特務,又要吸引男性、又要幫忙做加料迷魂點心,導演真的很鬧。

(4)小鎮居民
經過了異國舞孃還有加料點心的加持以後,導演最後更來一招,交換宗教,男性同胞在迷魂藥效退去睡醒後,發現家中的女人全換了信仰,穆斯林解開頭巾捧著聖經,基督徒跪地禮拜還要去麥加朝謹,做了這麼多事,這些人總算清醒了,片尾大家像是在呼應片首似的,不分男女全著黑服,抬著摩托車少年的棺,一起在荒漠中緩步前行,作為觀眾,我們卻不需要再提問了,我們都知道是要走向墓地,可最後這問句卻也不是留給我們的。走在最前頭的人手舉著棺,站在穆斯林與基督徒的墓地中間,經過了這麼多紛擾還換了信仰,這「現在去哪?」最終留給了隊伍中的母親。

據聞女導對於這部片的構思來自於08年黎巴嫩的內亂,當時人心惶惶,深怕內戰過後花了二十年都尚未回復過來的東方珍珠又要再一次內戰,人民哪能承受得住,而在當時女導發現自己懷孕,她心想著如果今天她的孩子十八歲,那麼肯定會是拿著槍桿衝向前鋒的其中一個人,作為一個母親,她只問能做些什麼去阻止這一切,於是三年後有了這部片,也是片中我們看到老母親Tabla寧可拿槍射傷自己小孩的腿也不願意讓他出門這樣又極端又悲慘的場景。電影貌似談的是人們熟悉的宗教衝突,可是其實更深一個層面,可以看到Nadine Labaki對於每一位以柔克剛的女性的致敬。在焦糖人生和這部片中,我們都看到導演是如何著重在刻畫女性的情感、女性的友誼以及女性時不時需要做出的犧牲。這在中東電影中並不是這麼常見,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導演兩部片都能在國際上大放異彩的原因。在疫情爆發前,黎巴嫩也正在面臨抗爭,經濟的問題、政治的問題,內戰結束二十年,帶給黎巴嫩莫大的傷害,而今都還沒回復卻又貌似要迎著下一波,想起我的黎巴嫩友人Lara,盼望平安。

好久沒看中東片、寫中東片了,懷念以前在中阿寫稿的日子~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很多人,真的很多人一直叫我去看這部片,可是剛剛好,去年上檔的時候我回美國,就錯過了,因為片子太新,沒有什麼別的管道能看,只好就擺著放。但是咱中文學校的學生非常優秀,非常認真,非常熱心地替我準備了DVD,雖然最後因為我的電腦沒有光碟機而功虧一簣,但是三個諸葛亮當然勝過臭皮匠,中文學校的學生個個都很有本事,一下子就替我搞定,所以上個週五,我就跟學生一起重溫了少女時代。這部片雖然賣的是梗,但是不懂這些梗的華裔子弟也是看得很開心,所以校園愛情喜劇誰都通殺啦!

我認為這部片之所以可以被我的好友群們如此推薦,原因不外乎:

(1)我與好友們都是那個年代出生的啊~~~
蘋果麵包、BB扣、抽鑰匙、溜冰、畢業紀念冊、隨身聽、光禹,每一個都是姐的回憶與青春啊。

(2)痞子、帥、深情再次擄獲師奶心
事實證明,不只師奶被擄獲,華裔少女們也被擄獲了。

(3)角色的刻畫
不說男女主角了,就從訓導主任、老師,一直到各種類型的同學,都是非常貼近、非常寫實的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

青春的回憶太多,我想起我許多本日記,為了怕秘密被發現,自己發明了很多暗語,可惜事隔幾年,我自己也忘了暗語怎麼破解,那些OOXX的人只好就這樣OOXX,我也想起,我們為了幫朋友慶生,在教室點火搞到記過,導師還教我要放下身段寫悔過書。還有我莫名其妙惹了玫瑰幫的事...我也想起了國中補習的日子,高中翹課出去買東西的日子,中午排隊買便當的日子,族繁不及備載,但最賤的是我想起了我曾經不止一次被不止一位導師罵過:外務太多。馬的,過了二十年,我還是不知道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啦。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過小說以後,就一直非常非常想看這部電影,尤其男主角又是岡田准一,可是一直苦無「管道」,一直等等等,等到昨天「管道」終於打通,儘管剛在學校辦完活動,隔天又還要八點起來再戰,我跟男人還是一鼓作氣把長達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給看完。

電影算是很忠於原著。當然書中的構局角色鋪陳比較細膩,電影礙於長度,沒辦法照著書把每個角色都拍出來,可是去蕪存菁,書中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像是黑道大哥等等都原汁原味的呈現。另外一個我覺得電影拍得很好的地方是岡田准一把男主角在性格上的轉換演得很好,不會很誇張(相較於岡田收放自如,另一個重要的主角三浦春馬就顯得有點做作,觀眾本來也很想哭的,但是看到三浦的激動,就突然冷卻清醒了)。看書的時候,雖然可以感受到宮部那種眼看自己學生特攻的無奈,可是在電影的畫面中,岡田准一卻能把宮部的崩潰更具像地詮釋出來,這一點很打動我。

不過,可能因為我已經看過小說,而且太被小說所震撼,我覺得電影的表現還是不足,而且引爆性的結局因為看書已經事先知道了,所以就覺得不夠給力,基本上這部片看到後面我的重點只剩岡田准一。男人更慘,當初在下看小說的時候,因為太好看,就順口把整部書都講給男人聽,所以男人莫名其妙地被爆雷,而且他對岡田准一也沒興趣,還好這部電影的戰爭場面雖然不多,但還有幾幕,略略能滿足他(吧??)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5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