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好物相報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想介紹一下Jamboard,之前答應金老師幫K-12做了一支介紹Jamboard的影片,可是不知怎麼回事,一直沒有被登出,也好,那時候影片做得很短,可是網課上得越久,就越發現它的好用,這篇就讓我來個拋磚引玉,跟大家介紹幾個它的用途。

Jamboard的最大好處是在於它是Google內建,也就是您的學生如果有Google Drive,可以使用Google Doc、Google Slide這些耳熟能詳的工具,就表示他也有Google Jamboard,不需要多花錢(這是所有老師最傷腦筋的部分吧)、不需要下載,人人都有。要怎麼去理解Jamboard呢?可以把它理解成平常實體教室會給一組組使用的大壁報紙,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電子白板,也可以理解成發給學生的活動講義,關鍵在於要知道打開Jamboard,會看到上面有Frame,老師們可以不停加Frame,如果說一個組的同學用一個Frame,第一組在Frame 1,第二組在Frame 2,就可以製造出小組活動效果了,希望我這種文字版說明不會太難理解。到底怎麼運用呢?下面就直接跟大家分享幾個教學活動:

Interpretive

(1) Four Corners
- 老師在Jamboard上用左側內建的畫筆功能,把板塊分成四格
- 給學生Jamboard的連結,讓他們用左側的Text功能寫自己的名字
- 老師就可以利用這個板塊跟學生進行四個角落的活動。

我常做的四功能是練習頻率詞:總是、常常、有時、從不。我喊一個活動,學生可以在板上自由移動名字去他該去的角落,這個時候老師就可以讓學生訓練一下聽力,「說中文」,老師就會發現,原來大家都下課都不說中文的XDD

(2) Rearrange Order
- 把歌詞、故事或是一篇小文,拆解放在不同的Sticky note上面,打散次序。
- 根據學生小組人數複製板塊數目
- 上課的時後,給學生連結,把學生放到Breakout room,Room 1用Frame1,Room 2用Frame2,然後給他們限定時間,讓他們重組。

這就達到以前上課我們常做的小組合作排序的效果,而且老師可以在Jamboard上自由地即時看每一組的工作情況,太混的,馬上去突襲他們的Breakout Room。

Interpersonal:

(1)我說你畫
- 開一個Jamboard,分享連結以後,把學生兩兩配對以後,放到Breakout Room
- 一個說、一個要畫

這個效果跟笑果一樣好!可以讓他們聽對方的週末活動然後畫出對方的週末活動、可以讓他們講他們自己小時候的樣子然後請對方畫出來。比較高階一點的,可以選一些場景或是人物照,然後請每一對的一個人先進Breakout Room,另一個人先留在main session,老師把要畫的東西秀給學生看以後,讓學生回去講給另一半聽。

(2) Venn Diagram
- 一樣是兩兩配對,放到Breakout Room
- 先讓他們根據話題分享,講完以後要畫出Venn Diagram。

這是上週拋磚引玉以後,老闆回給我的玉!可以讓他們討論他們兩個住的小區,可以討論他們吃的晚餐,可以討論他們的週末活動等等。

(3) Virtual Line
- 因為是Interpersonal,所以都是兩兩配對,給學生連結。注意:這邊是不丟Breakout Room
- 讓每個人都靜音。兩個人在一個板塊上互相留言達到偽Line的效果。

一定要把大家都靜音,營造出真的只能打字溝通的感覺!有些組真的很能扯,有些打老半天,還在你好...

Presentational:

(1)故事接龍
- 把學生分成小組,一組做一個Frame,然後讓他們輪流說故事。
- 決定好順序以後,一個人用Sticky note寫一句。
- 限定時間,時間到大家停筆。
- 然後可以把大家叫回主畫面,請大家做Gallery Walk,看每一組寫出來的故事,還可以讓學生一人一票投票選出最喜歡的故事。

(2)自由留言
- 老師在Jamboard上面,增加不同的Frame
- 每個Frame可以放一張照片
- 把連結丟給學生,學生可以用Sticky Note在自己喜歡的照片旁邊加旁白或是提問

兩兩配對的詞彙練習活動:
- 老師把想做的活動先存成照片,比方說word search,或是上面寫了生詞的賓果單,或是配對遊戲matching,用screen shot先拍起來存成圖檔
- 利用Jamboard上面左側內建的上傳圖片功能把活動照片放在板上
- 根據學生人數複製板塊,兩人一組用一個板塊(老師可以課前把他們配對的名字都先用板上左側內建的text或是sticky note功能標注每個板塊上的人名)。
- 上課的時候,把連結發給學生,學生上來以後就可以兩個人在同一個板塊上比賽配對、拍蒼蠅、或是找字等遊戲。

我知道,這個活動原先只需要一個指頭按影印機就成,可是現在變得相對複雜,我不鼓勵常用,因為詞彙練習說到底也沒有溝通功能,只能說偶一為之,達到提振人心之效果,所以這個我放最後面介紹。

用文字敘述Jamboard的用法可能不是很清楚,不過老師先進們,如果看了有什麼疑問,都歡迎留言,我們一起交流討論!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新學年又開始,老師先進們想必也要開始制定年度目標。這邊想推薦一個工具,我覺得對於語言教師的自我成長檢測挺有幫助。TELL Project 原名是Teacher Effectiveness for Language Learning,這是一套滿完整的架構,幫助老師成為高效率教師!

TELL Project裡面一共分了七塊大項,兼顧教學、評量與自我成長等等,每個大項裡面又分了大約五到七個的指標,幫助老師們在自我評量的時候,可以滿容易透過指標來釐清自己的強項跟想要繼續努力的方向。我第一次「正式」被介紹這個工具是大概兩年前參加史大Leadership工作坊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自我評估(其實一個月可能還是太快了,就當是初步檢測),然後決定自己那一年的目標,我當時勾選了Professionalism,把專業精進、終身學習作為方向,那兩年我也確實在這部分下很多工夫,做了幾次發表,拿了幾個獎,也參加學校的評量肥肉小組(fellow)。

今年參加PEARLL工作坊的時候,講員又提到了TELL,而且他們運用Oregon大學提供的一個平台Catalyst,把一切線上化,等於是讓老師可以有一個電子portfolio。Catalyst是免費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申請帳號,裡面的內容也非常直觀(但是留言功能不是很好用...),直接可以看到TELL Project的七大項目和指標,每個指標底下,又加上了大概幾個can do statements,每一個can do statement的後面又放了連結鍵讓你放你的成品evidence,證明你真的是做到了。過程非常、非常、非常仔細,仔細到有點分不清是好是壞。好處是,有時候對新手老師來說,光看指標,可能還是有點霧煞煞,而這些指標下放的can do就能幫你一目瞭然,不會讓人會錯意,造成自己覺得達標,其實還沒有的誤會。壞處是,真的真的太細了,有好幾個我覺得重複性也略高,看起來頗為瑣碎。如果老師先進跟我一樣,是那種很有畫掉check list症頭的人,就會忍不住覺得「啊~到底有完沒完~~~」的感覺。更讓人覺得點點的是,今年工作坊上得那麼認真,交那麼多作業,講員都把它放在同一個can do底下,啊~好泣(不是氣)!

言歸正傳,這個工具,我覺得很適合拿來自我評估自己的教學實力,也很適合分享給同事,大家可以一起訂定今年的目標,Catalyst裡面有一個功能是可以開放閱覽權限,所以老師們可以把你的好東西跟其他老師分享,然後年中大家就可以相互學習,分享彼此的策略跟進度,年底可以有豐收的達標慶祝,都是挺好的!今年我的目標就設定在把現有的evidence都上傳一下好了。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The Power of Making Thinking Visible。這本書的作者之前出過一本Making Thinking Visible,也很值得一讀,我忘了我有沒有寫過介紹了。大概之前快放暑假那時候,我聽了他們的一場webinar打書(誤),裡面談的是出這本書的宗旨,他們一講完,我就下單了(顯示為腦波真的弱,又誤),可能是聽過兩位老師的想法,再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比讀第一本書的時候更容易懂些。

這本書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身為老師如何幫助我們的學生養成思考的習慣。重點在思考也在習慣。既然是談習慣,就不應該只是做做教學活動而已,而是應該定期地操作才能建立起思考的習慣,而且更要讓學生記錄下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讓思考被「體現」。這本書的理論面講得不多,倒是幫助學生養成思考的routine介紹了很多,作者把這些習慣分為三大類:(1)跟同儕之間的互動,談的是怎麼給別人反饋,怎麼接收消化別人給予的反饋。(2)對於主題的思考,談的是看的一份素材,可能是一篇短文、一篇報導、一則新聞、一部電影、一幅圖畫,可以透過哪些習慣去跟這些主題或是素材互動,讓自己的思考更深化。(3)對於行動力的思考,沒有行動都是死的,所以怎麼把自己思考過後的想法化之為行動或是做更深入的反思。每個類項,作者都提供六個routine,我們當然可以把它單純地看成是教學活動,但是就像我之前講的,如果只是一次兩次的教學活動,那我們就有點浪費了,沒有把它做到極致。如果能長期運用,讓學生自然而然把這個活動變成是學習的一部分,那我們幫助學生建立思考習慣的目的就達到了。

我覺得老師們拿到這本書,可以從幾方面著手,第一是邊讀邊思考,這個習慣適合用在什麼地方。你會發現,有的時候不同的routine可以用的地方是一樣的,這種情況下,我建議選一種做就好,因為我們不是在馬戲團,做完一個活動換新的,重點在於「建立習慣」,所以一開始不貪多,選一、兩個適用的,然後一直做,做個一學期、一年,才會達到作者的理想。第二是書的最後談到了一些老師們彼此合作的方法,我覺得做routine,自己一個人做,可能做不了多久,會沒有動力,找一些朋友一起做,然後一起記錄操作時碰到的困難,大家集思廣益,這本書能發揮的作用會更大。

非常高興,桌上如山高的書又消滅一本了,我終於可以看到被書擋住的新印表機了~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期末參加的研討會,讓我重新正視Global Education。我覺得「全球教育」一詞呼喊的人太多,但真的去理解而願意去實踐的人又太少,最後變成了每個人都會講全球教育多重要多急迫,可是怎麼做,從哪方面做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包括我自己。所以我真的很感佩這位教授,他把理論跟實踐結合,努力地去跟大家宣導全球教育,是一個真正的教育實踐家。

教授出過相關很多本書,前面出的書「Empower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world in sixty lessons」偏實務,所以很受老師們歡迎,書中教授跟研究生、老師們合作開發,給每個年級設計出一個單元五個教案,從一年級做到十二年級,一共六十個,非常豐富。主要是以聯合國永續目標(SDG)為綱要,從中找出適當的主題,飢餓、糧食、氣候變遷、女性地位、公平公義...等,書中的六十個單元主題重複性有點高,可是教育本來就是一個舉一反三的工作,一個年級是只有一個單元五個教案,但是老師們透過這本書,可以有個想法進而去準備自己的第二、第三個單元。

而上次研討會主要分享的書是教授新作,相較於上本,這本則在於把全球教育的架構設定,書中用了五個角度來檢視。(1)文化:雖然名稱是文化,我覺得更像是檢視全球教育的歷史發展,大家對教育的看法是怎麼從過去一步步走到今天。(2)心理學:這個部分在教室現場的第一線老師們看了會比較有感,教授用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用科學的方式談有效的教與學,奠基在有效的教學策略上,融入全球教育才是科學的方法。(3)專業:專業進修要從雙面來看,一個是教師自己本身,必須要自己去加強自己在全球教育上的知識,另一方面是學校應該提供適當的管道幫助老師做相關方面的進修培訓。(4)教育單位:我在看這章的時候就非常感佩我們學校,我們學校對於全球教育的落實真的沒話說,每年學校都會訂出一個主題,從我進學校到現在,我們已經談過全球暖化、人口遷移、教育平權、人工智能和女性地位,然後每年都有一週,學校會請各領域的專家來談該年的主題,全校整個星期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報告活動,做得很踏實。最後一個檢視全球教育的角度是(5)政策:當然一個國家如果有前瞻性,能重視全球教育,把全球教育訂為教學目標之一,由上往下,那麼全球教育的推廣自然會是進行地比較順利。

看完兩本書,就會覺得「難怪喊口號的人多,下功夫去做的人少」,因為沒有自己在這上面下功夫去學習、去認識全球議題,去思考怎麼把全球教育跟自己的科目融合,就真的是做不出來。但是,教授理論的書也寫了,教案也提供了,作為老師的我們好像也沒有理由鬆懈了。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領導素質工作坊的作業是讀一些跟leadership有關的書,剛好書單上有位作者在哈大DI的課上也被同學屢屢提及,我就選來看。可是看了以後,收穫還不算太深刻,後來,在某份leadership電子報上被推薦了2018最好的十本書上,選了這本印象中排名第一的The mind of the Leader,看了以後,真的覺得好喜歡。

這陣子看的這些關於管理、領導的書中,我發現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非常強調mindfulness與self care,上次在工作坊的時候,我們也是整個大半天都在做mindfulness。時代好像已經不再在乎如何成功,而是如何在這種變遷快速的景況中能找到一方平靜之道。

這次看的這本書,強調的是MSC領導風,MSC分別代表了mindfulness、selflessness和compassion。作者以這三點來省察自身、部屬、以及整個工作環境,還附上一個很簡易的量表,讓讀者可以自評自己現在所處的位子,算是相當實用。雖然是學者寫的書,可是用字遣詞卻非常淺顯,寫得十分科普化,書中也引用了大量作者團隊採訪的各大企業的管理階層,所以讀起來很貼近生活現實。我不知道作者是否有中文學習的基礎,或是他們看了很多孫子兵法?書裡頭以中文諺語來解釋的地方相當多,比方引用了老子的「無為而治」,或是作者自行說文解字,也算是一點意外的樂趣。

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反省是自然而然的。雖然在學校並不擔任什麼特別的位置,就是一個單純的老師,但是將之放在自省身上,其實我們在教學的同時,就是在服務我們的學生,無形之間就是在扮演一個leader的角色,而我們所服務的對象都會是未來的leader,老師能夠先自省然後身教,自然就會教出(就算課業成績不優秀可是品格也能)很出色的學生。可能這幾天在玩一個叫做「知識王」的app,因為我在語文、文學類總是拿高分,一邊玩,我就不禁一邊想起學生時代的中文老師,以為我有很多中文老師的,其實原來前前後後也就四位,國中的林錦鈺老師、一位陳老師(我已忘了她的名字),高中的林桂香老師、一位尹老師,這四位老師影響我的中文能力如此之多,林老師有儒家風範,全身是股正氣,高中的林老師則像是老莊一派,上起課來有種仙氣,那些古書人物好像都是她的好朋友,隨隨便便就能道盡他們的一生,聽她上課特別有意思,尹老師偏重實學,好像比較像是教你怎麼在這個時代裡立足。至於我已想不起名字的陳老師,除了一年365天天天換不一樣的衣服以外,我想不起她有任何的特色,現代鄉民常使用的「厭世」一詞,我倒覺得彷彿能描述她教學的感覺,是一種教到我們教到很厭世那樣。說起來也真的好笑,我就突然想起他們,然後突然很訝異,就是這樣四位老師幫我打下了語言能力基礎。如今自己也是位老師,希望我的學生多年之後想起我,也都能是些美好的回憶。:)

總之,這是本好書,不必在意自己是不是擔任什麼位階,MSC都是很值得努力的生活目標。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期的Language Educator太精采了,裡頭有好幾篇看了很有收穫!先來分享第一篇:interpersonal assessment。

這一兩年,我把研究重心放在評量上頭,有信度、效度、意義的評量實在太重要了,但是評量的種類跟形式已經又跟十年前我跟老師學的時候有了很大的不同,這幾年我陸陸續續地補足了我對formative assessment 和 summative assessment的認識,學習了rubrics的製作、新的評量方式IPA,去年也如願以償地參加了OPI,本來以為今年把WPT那塊補足以後,就可以暫時休息,可是現在發現又有AAPPL還要繼續學,評量之路看來也是一條學無止盡的不歸路。

這篇interpersonal assessment的理念其實是有點借照OPI,但是應用在教學課室上,又比OPI再更聚焦一些,OPI測的是學習者的口語能力,在一定的框架內討論的範圍大,需要評量的語言功能也多。這裏的interpersonal assessment同樣以interview進行,可是範圍或說題目濃縮在每課的單元,所以說起來是有點介於performance和proficiency之間。我自己在課堂上經常給學生做1:1interview,因為我們一班人很少,我通常做得很隨性,因為我做的時候都是我認為學生已經準備好的時候,與其說是在評量他的口說能力,倒不如說是給他一個機會盡情地用中文和我說說話。

文章中所提到的辦法相對來說就顯得較為structured,每一步都做得很仔細:

1. 新的Unit 出來,除了老師掌控的non-negotiable的語言功能,其他學習目標由學習者決定。

2. 按AAPPL的形式,發下rubrics,內含score,descriptor,以及相對應的strategy。(這個我非常喜歡,要花點時間研究一下)

3. 每節課都給學生這份Rubrics,從學習的過程中就在不斷地自我檢視自己的學習過程。(這點我沒有做過,可以試試明年的中文二)

4. 最後的interview。做完上述過程以後,其實interview對學生來說已經是水到渠成,準備起來應該不費工夫。

我做的interview雖然也是水到渠成,可是水什麼時候到,其實取決於我,由我判斷。但是這篇文章的做法,會把ownership轉稼給學生,讓學生時時刻刻處於積極的環境。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似乎更有意義。我覺得給中文二做也算是合理。明年真的來試試。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都開學了,我還有一大堆文章沒寫,最遠可以追溯到回台之前去的國家公園,太誇張!!補那些文章之前,先把讀書心得寫一寫,人老了,書讀一讀很快就會忘記,去玩的回憶比較能留在長期記憶區.....

放暑假前,老闆用剩下來的預算替部裡面每個人訂了一本Small Teaching,作者James Lang雖是在大學英語系任教,但書中提到的原則其實很具教學普遍性,任何科目都可以拿來套用,而且對中學老師我覺得也十分適用。書裡面的內容本身淺顯易懂,每一章,作者都會先從生活小事代入,然後再引用學術研究印證,最後再佐以教學重點提醒。整本書看完,全都是重點啊啊啊啊啊。下面我就每一章看完以後的心得外加可以運用在語言教室上的方法做個簡單記錄。歡迎讀過這本書的先進一起討論,也歡迎還沒讀這本書的兄姊們提供意見或問題,咱一起看看。

1. retrieving:到底有什麼辦法解決學生學了就忘的問題,或者,短期記憶考考還可以,等到期末見真章就不太行了。這一章提供的辦法就是「密集、頻繁的小考」,給學生頻繁的小考,未免給學生過多壓力,小考的佔分比重不應算太重,多給學生小考,會有助刺激學生學習。我一開始有點不太能接受,這不就回到我們國中的學習模式了嗎?天天小考天天小考。我還不太確定自己要怎麼去消化這個建議,或許把小考兩字換成練習?可能多給學生一點練習?作者是大學教授,我有點能體會他這麼做的原因,因為大學的課程,多半是討論、閱讀、寫報告,不太會有小考,所以難免會有學生在討論的時候大放厥詞其實根本沒看完閱讀文本或是瞎掰,如果改成定期小考,那麼學生就不得不去好好閱讀了。然而,中學的課程,其實大大小小考試真的是已經滿多了,需不需要再加重小考的次數,我覺得還需要再想想。

2. predicting:作者提到的「預測」教學策略是比較大方向的,很適合像是人文學科,可能科學課也可以這麼搞。語言課的預測,我覺得效果比較不大。但是我把預測的框架縮小,小到只把它當作是一個語言活動,讓學生來望文生義,讓學生玩玩單字組詞的遊戲,我想是可行的。去年我也做過,把它當成加分作業,學生很喜歡,猜對很爽,猜錯無妨。不過,作者在這本書提醒一點倒是很受用,如果要讓學生去「猜」、「預測」,那麼更重要的是適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反饋。

3. interleaving:老闆跟同事在開會的時候,把interleaving講得有點點複雜,我想簡單地來看作者文中提及的interleaving,就把它當成是定期複習。好比現在再教第二單元,就應該時不時地穿插一下第一單元的內容,考試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去年也是這麼做,但是我是把要學生複習的地方直接告訴學生,告訴他們複習這些會加分,但是以作者這本書的核心:「訓練學生長期記憶、主動連結的反應」,我想我今年會考慮不告訴學生需要複習的內容,就直接有一個大題做複習,訓練學生。

4. connecting:這一章有幾個點看完可以直接拿來應用的,像是concept maps,誘惑像是進入新的主題之前,先問問學生對這個主題有什麼了解,還想學些什麼,這點我覺得很不錯。像是今年我們學生有個小小複習單元,是談談他們的朋友,我覺得就可以拿來問學生我們要談朋友,哪些內容是我們學過可以談的(家人、外表...),哪些是他們還想新學的(個性?),當學生主動去思考自己要什麼的時候,不僅是一種複習,而且也增加了學習自主性。這一章還有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今年我可以試試看的,就是他提到,給學生重點講義時,不要全部都給了學生,應該是給學生一個框架,裡面的內容應該是要學生自己把它填完。

5. practicing:這章就普普,因為老娘自認課堂課後已經練得夠多了...

6. self-explaining:作者也提到,學術界在這點上面做的研究比較少。以前在金金的課上,有一次我們就做了Think Aloud這樣的實驗,真的是不太好做,因為不容易量化,可是做出來結果真的很有趣,你真的能知道學習者如何運用學習策略、看到文本時的反思歷程。非常有意思。俺何時才有這樣的時間再去做一次這樣的研究呢?

7. motivating:引起學生動機、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我想還是最最重要的事,作者也承認,任何的學習還是不脫「動機」、「學習興趣」。

8. growth:鼓勵學生,沒有一個學生天生擅長什麼或不擅長什麼,幫助學生,提供學生有用的學習策略,幫助他們。

9. expanding:這是給老師的,多讀書、多討論、多參加研討會!:P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最近看的一本好書。特別推薦給在美國從事中小學外語教學的老師。

作者之一的Helena Curtain在美國中小學外語教學領域中,是頗富盛名的一位老師。去年去參加ACTFL時,老闆開的名單中就有她,覺得她的演說會對於新手老師有幫助。老闆都這樣講了,放眼望去咱部門,最鳥的不就是我嗎?所以我就去聽了,她根本就是一顆活力四射彈。演講者分很多種,有一些是冷面笑匠,有一些是熱情如火,妳深怕一靠近就會被她眼睛冒出的火花給噴傷,這位老師就是屬於後者,我很喜歡那次演講中的一個點,語言教學,是在啟動motivation。語言這東西是每日每夜都在變化,而且你久不碰馬上就跟你變不熟,如果不是動機一路撐著你一直學,老師究竟能陪你走多遠?

而這本書其實就是作者把啟動motivation的觀念轉化為教學活動、教學策略,是非常實用的工具書。老師一看,很多活動可以現用,有點概念的老師也可以把不適用的活動轉通一下。第二、三章介紹教學設計,我覺得作者是盡可能簡化地講,否則教學設計隨隨便便都可以出一本書的,如何能只用這麼短篇幅講完?也是因為滿簡化的關係,如果真的是很新手的老師,恐怕在這一區塊還得再找書補強一下。四、五、六、九這四章對我來說最是受用,裡面提供很多遊戲、活動,一路從課堂練習講到評量機制,雖然我自己覺得我已經有很多遊戲和活動了,但是這東西永遠不嫌少學,我從裡面找到很多靈感,也又學了很多新招。其他章,有的提到5C,有的提到教育系統跟進修發展,我想對於有心從事這個領域的人來說應該都是很好的入門書。

最後有一個題外話心得:我覺得我應該看書要學老闆用隨意貼做筆記,(我真的很愛我們老闆,有一天一定要專門寫一篇文說說我的老闆)不然的話,就只記得那幾章不錯,裡面到底有哪些活動可以用,現在一下就找不出來,得再重新坐定拿出來重看一遍...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作者Dave Burgess是知名的講員,同時也是歷史老師。他將十六年累積出的教學精髓跟大家分享,寫成了教師界中非常膾炙人口的Teach Like A Pirate。我參加過不少工作坊都會有講員或老師提到這本書,其影響力可想而知。我喜歡作者用「海賊」這兩個字來比喻,書中的文字十分親民,直白簡易到幾乎像是在當著面跟你對話一般,信手捻來的例子也確實與海賊很搭得上關係,我是魯夫迷,當然又對這本書更加分了。

雖然作者的教學科目是歷史,但第二章作者分享一些吊學生胃口興趣的HOOK,對於語言老師來說都非常實用,我甚至覺得應該有一半以上的HOOK我們都在教室現場用過了,但是不是說這樣就不需要再買這本書了,反而是看了一次後,可以幫助我們把那些零碎的把戲再重新整理一次,有些我們已經忘卻的,當然也可以再拿出來耍空一番。更重要的是,也加深了對自己的信心,我們真的做得很不錯了啦!

我自己除了第二章看得很起勁以外,第一章書中提到的Passion也很打動我心,Content,Professional,Personal,當老師的人十個裡不知道找不找得到一兩個是Content Passion?我很幸運喜歡觀察語言習得,所以應該算得上是沾得上邊,但是就算我們很難找到Content Passion,我們多數人都會有Professional Passion,若能再融入Personal Passion,我相信這樣真的會很樂在教學,能夠找到自己的那片 Blue Sea。

推薦給所有剛起步或是稍有倦怠或是如日中天的老師們。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備課備得如火如荼的暑假,陪伴我最多的網站:揭密中文

我打從心底佩服經營這個網站的主人。他是一位道道地地的瑞典人士,他把他學習中文的歷程,對於中文難點的見解,都毫無藏私的分享在網站上。喜歡他的網站,原因如下:

第一、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
當今外語教學最喜歡喊的是「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s centered),要做學生喜歡的活動,要跟學生互動,要讓學生動,要上學生喜歡的主題,最最要避免老師一人獨佔講台霹靂啪啦講個不停。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我覺得一般的母語老師很容易忽略,就是知道學生是怎麼學的,學生覺得怎麼樣。我這次去參加研討會,聽到了關於portofolio的發表,這可以另外闢文討論,發表者姜老師分享自己讓學生做portofolio的時候會有一個檔案夾叫做reflection,學生自己反思學習單元的過程,老師也藉由閱讀學生的反思知道學生的想法。這表示有越來越多語言老師在注重這塊,我的學生在學這個單元的時候,他碰到什麼困難,他怎麼解決,或是他根本也還沒解決。在「揭密中文」的網站中,Olle清楚地頗析中文的難點,也把它克服的方法分享出來。我特別喜歡的是他文章中常常提到「不是每個老師都會」/「少有老師會」,我喜歡從這裡去檢討,我是那個「會」做到的老師嗎?好比中文第三聲,有沒有老師能在很早期的時候就把三聲低平教給學生?在練聲調的時候,是單字練?或是能以聲調搭配來練?母語者老師有時候很習慣把一些難點當做是「天經地義」(這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卻不知道外國學生其實霧煞煞,所以切身知道學生的痛點是很重要的事。在這裡,不得不感謝金金當年的第二語言習得,在那堂課中,學會怎麼用不同的角度身份看語言的「教」與「學」。

第二、有用的資源分享
我沒有聽過網主講中文(他好像是所上學弟?中文應該真的很好,我一直覺得唸我們所的外籍生都超厲害來著,我想用天才來講他們,可是他們都會誠實地說自己不是天才,是真的很努力),但是從他分享的文章跟學習資源來看,他最最少一定是個熱愛語言學習的人。不要說是華語,就算不是在華語這個領域中混的,只要是對語言學習有興趣的,都應該看看網站上分享的一些學習利器,包括像是Anki等等。然後一邊閱讀他的文章,一邊邊有點後悔,過去學阿文或是日文的時候,怎麼沒有去運用這些資源,這樣或許冤枉路可以少走一段。我很喜歡他架站的精神,是「HOW」而不是「WHAT」,不是要教你語言的本質,是要教你「怎麼學」。捫心自問,我做一個華語老師,只會教學生「中文」,還是我也能做到教他們「怎麼學中文」。

在備課與閱讀好文的過程中,我現階段體會到自己擔任一名華語老師的任務是:

讓學生愛其所學之餘,還替學生裝備好學習能力,有一天離開我的時候,他/她能自己繼續學下去。(怎麼寫到最後,蘭陵王魂又上身?)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版林老師既然新開張,就應該po點好東西給大家分享。今天要介紹的是Virginia大學曾妙芬教授的“A Handbook of Tasks and Rubrics for Teaching Mandarin Chinese”。

這本書奠基於TBLT*的理論,以主題為領,任務為綱,交織搭配。全書12章,扣除第一章引言,共有11個主題,因為這本是volumn1,所以都是初級教材中常見的主題,雖是以英文寫作,但是用字遣詞都很親民,舉的實例以中文呈現,閱讀起來很輕鬆。每個主題底下,都設計了幾種所謂“Task”,或者可以就把它視為語言活動,不但清楚地給了該怎麼操作的步驟,連如何評分的Rubrics都給出來,對於老師們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參考用書。

一直以來我都比較不做初級班,因為在台灣的年代,學生要不是在讀周老師的人民日報下的中國,要不就是在用那本有點難用的廣播劇,後來到了早大,雖然有初級班,但我負責的項目是會話班,所以也不用去管文法詞彙什麼的,這次要認真從頭到尾好好設計,有時候也有點心慌慌。這本書就像一場及時雨,裡面涵蓋的主題我幾乎都要教到,很多活動也很適合拿來給學生使用,讓我省心不少。

強烈推薦給所有愁著沒活動做的語言老師們唷!

[1]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