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冊後半真的可以很有趣,像第七、第八是介紹人物,第十、第十一課則是歷史小故事。這些故事都很有意思,麻煩的只是課文中的生詞都不是平常口語常用的辭彙,對於擅長「口語表達」的華裔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是有點吃力。不過這兩課可以衍生的活動是相對較受歡迎的。

1.演戲(適用於第十課墨子救宋)
第十課用演戲來驗收學生的理解度是最好的,因為學生很容易被墨子一開始的反問法給騙了,他們常常覺得「墨子是壞人因為他給錢叫公輸班去殺人」,學生不明白墨子的用意,這也會反映在他們最後要演戲前的討論上。不過因為這課人物清楚,特別適合學生各自分派角色一組一組上來演,像我們班這學期16個人4組,一組四人,一個當旁白、一個當墨子、一個當公輸班、一個當楚王,剛剛好。一齣戲大家被迫看了四次,就算再怎麼不懂,最後大概也清楚了。XD

2.漫畫(適用於第十一課功成身退)
高年級的學生還是很喜歡塗鴉這件事,我看他們課本要麼就是白白一片新得跟什麼一樣,要麼就是亂七八糟上面畫了愛心、獨角獸、DOKOMO就是沒畫到重點!所以說讓他們來名正言順地畫漫畫,他們是最高興的了。剛好第十一課講張良功成身退的故事,發下一張超大白紙,讓同學把這課故事畫成四格漫畫,大家畫得可開心了。畫完不是就沒事了,還讓學生上台來講一講畫的東西,下個星期把這些作品帶來學校,讓他們抽別組的畫作上台來講,大家也是講得有聲有色喔!從這個活動裡面,老師也可以確定學生是否理解正確,像我就很驚訝地發現,學生在「誰挽留誰,誰最後來是讓步...」這上面出了錯。

分享給各位老師先進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