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天堂此時 (Paradise Now)
導演:Hany Abu Assad
主角:Kais Nashef 
            Ali Suleiman
            Lubna Azabal

「當你無懼於死之時,你就掌控了生命的一切。」只是,有時候,活下來是比死更需要勇氣的。

整部電影由三名主角代表的三條線織起而成,薩伊德跟哈立德住在巴勒斯坦,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同在修車廠工作。故事從一開始在修車廠的「奧客處理」事件就透露了兩人在性格上的不同,薩伊德個性寡言,碰到故意整人的奧客,也是低聲下氣地請對方停止無理的要求,相對於薩伊德的沈默,哈立德的個性就外顯得多,直接把對方車子砸爛再說。兩人的個性天差地別,卻無損於雙方忠誠的友情。然而會造就出這樣的性格差異,得歸朔至其成長背景。薩伊德的父親是所謂的通敵者,靠著出賣巴勒斯坦情報給以色列情資維生,在薩伊德十歲那一年被判以死刑,根據薩伊德自己的說法,這對他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實際上,生活在巴勒斯坦,他清楚地知道每個人看待他的眼神都不一樣,身為通敵者的兒子,他活著卻沒有尊嚴,生命對他來說,空空洞洞,有形無形地背負著父親留給他的陰影,有一天沒一天地過日子,生活是這樣毫無重量的輕卻又沈重的可以,唯一的解脫是參加巴勒斯坦反抗軍,等待有一天能以身殉國,結束荒謬的人生。哈立德的父親則是曾經被以色列兵凌虐,沒有左腿,是以很久以前便下定決心參加巴勒斯坦反抗軍的行動,反正活在以色列屯墾下也是像具死屍。蘇哈則是導演安排三支線的最後一支,一樣是巴勒斯坦人,卻是在法國出生、摩洛哥長大的女生,她不住在難民營,與前面兩位主角相識是因為要修車,最反對巴勒斯坦人民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對抗以色列政府,諷刺的是她的父親卻是所謂的聖戰殉難者,是巴勒斯坦人民的英雄。「當你無懼於死之時,你就掌控了生命的一切。」,這是蘇哈的父親最後留給巴勒斯坦人的話。

三條支線相互交錯,蘇哈質疑的是殉難者的意義,身為聖戰英雄的女兒,她卻表示寧可不要以自己的父親為榮,也希望能跟父親在一起平凡過生活就好。在與哈立德前往尋找薩伊德的路上,她對哈立德說,「你用這樣的方式去殺人跟以色列兵有什麼不一樣?要找到巴勒斯坦在國際間的定位一定有別的更好的方法。活著,才能找到出路。」

薩伊德質疑的是殉難這個行為的道德價值,有一幕,他有機會坐上一班滿是以色列居民的公車,他可以讓自己與同車人同歸於盡,卻在看到以色列小孩的時候鬆手,回頭走向那不勒斯。薩伊德幾次從道德的角度檢視自己,不能確定這麼做究竟是對是錯,但即使懷疑過殉難的價值,一如薩伊德在片中最常說的話,「活在這個世界,沒有別的選擇,殉難是我唯一的宿命。」活下來,只能像是行屍走肉般,「通敵者之子」的身分讓他不見容於巴勒斯坦社群;殉難,是唯一的路。

而把脫離人間煉獄從而進入天堂的期望,寄託在成為殉難者一夢的哈立德,是整片中最為天真的角色,他不去質疑殉難的是非對錯,他以為,天堂之路就是靠著自己的力量用最原始的方式把不義消弭。哈立德原先的堅持是「生」不能平等,「死」起碼可以做到同歸於盡,但這些信仰終究在最後的緊要關頭,想起蘇哈的話,「活下來才能找到出路」而瓦解。

看過很多關於人肉炸彈的新聞,媒體的評論總是死傷人數多少多少,再搭以受害者傷痕累累的畫面,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有很多的不解,不懂他們為什麼要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報復手段,不懂為什麼巴勒斯坦人總要替所有的攻擊行動冠上所謂「聖戰」的名號。當然,我想這部片不是要評斷人肉炸彈客的行為是對或非,只是他絕對提供給觀眾一個新的眼光去重看以巴問題,還有那些我們從來不曾真正了解過的炸彈客。片中主角不就跟我們一樣嗎,有血有肉有想法,對自己的人生有衝動、有疑惑,只是很多時候,自殺客們隨便一個決定都是無數生命的殞落與家庭的破碎。

而會造成自殺客利用這樣的方式與對方共赴黃泉路的背後歷史,恐怕需要我們用更多的心力去理解吧。

(此文並刊載于中阿文經雙月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