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J介紹我一篇文章,我覺得非常值得令人深思。原文請參照,一起附上J的翻譯。

"就讀阿拉伯語的學生增加,不代表增進文化了解

在過去十年,美國聯邦政府提供大學 資源,以協助他們增強校內阿拉伯語系,及其他對美國經濟及安全有重要價值的語言學系。根據教育部甫於47日發 表的2009年「教育統計文摘」(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政 府的努力,導致第一主修為阿拉伯語的大學生,從2002-3年的13名,增 為2007-8年的57名。

據現代語言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表示,從20022006年,修 阿拉伯語課程的學生幾乎增加兩倍,為2萬4000人。但一些學者表示,語言能力不等同於 文化了解能力,而後者需求孔急。這樣的數據不令人驚訝。根據大衛•英 格瑪教授(David C. Engerma)的著作,「美國蘇聯專家的崛起與沒落」(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s Soviet Experts),美國政府在冷戰時期大力推動設立俄 語系,因此第一主修為俄語系畢業生的數量,從1948年的7名, 激增到1953年的54名。任教於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歷史系的英格瑪副教授表示,修俄語的其他科系學生極有可能在冷戰時期有所增長,就 如近年來其他科系學生修阿拉伯語的人數增加一樣。

Global vs. Area Studies 全球 vs. 區域研究

但,他也認為,冷戰對大學帶來的最 大影響之一,即為語言及區域研究學系的增加。可惜的是,像那樣全文化的學系,在今日並無獲得聯邦政府同等重視。他 表示:「越來越多區域研究的課程,被強調跨國間連結的『國際』或『全 球研究』課程所取代,而學生則因此失去針對一個特定區域或語言有所長的機會。」他並補充:「即 使在近幾年的經濟蕭條之前,大學已在維持系所和課程方面遭遇困難,特別是被視為無關緊要的現代語言科系。」喬治城大學阿拉伯及 伊斯蘭研究院代理院長約翰沃爾(John O. Voll)則說,非本系的學生修阿拉伯語系的人數越來越多。該校大學部外交系的學生修阿拉伯語課程的人數,已經超 過了主修為阿拉伯語系的學生人數。沃爾主任將此趨勢, 歸因於人們對中東及其經濟的興趣增加,也對新的工作機會感興趣。他指出:「我認為這與全球政策機構重新調整思維有關,因為他們了解到伊斯蘭教及阿拉伯語對制定 政策的重要性。」

 「亟需」的語言

學習人數有增加的語言,不只阿拉伯 語。國務院將超過15種,對國安及商務極為重要的語言列為「亟需」。國防部及教育部也聯手設計 課程,加強學生在該些語種的能力。第一主修為中文的學生,從2002-3年的190名, 到2007-8年的289名。韓文則是從5名, 提高至15名。儘管如此,學者擔心,有些學生可能 會忘記,能說流利的語言不代表了解該文化。賓州大學近東語言及文明系(Near Easter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主任羅傑•愛 倫表示,他憂心學生會專注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忽視了不可或缺的文化背景。他相信出國留學計畫可以協助解決該問題。他說:「要 是沒有將語言能力與對當地情況的了解做連結,…我們幾乎就只是在原地踏步。」 亞 利桑那州立大學中文領航計畫(Chinese Language Flagship Partner Program)主任瑪德琳•史賓(Madeline K. Spring)指出,不同的學生可能因著不同目標,而對文化上的了解上有不同需求。但,從一開始,就 不可能只教語言,而不教任何文化。"

我之所以認為這篇文章值得深思,是因為它的背後醞釀的是大學系所課程配置的問題。美國人在critical needs languages上面的迷思像是追趕潮流一樣,一段時間,美國學子就會因為時勢所趨而在大學選修相關語系,如同文章之前提到冷戰年代的俄語熱,911事 件之後的阿語熱,以及現在看好中國經濟發展而產生的華語熱,這些熱潮最明顯就是反映在修課的學生人數上。我完全同意文章上頭所提[能說流利的語言不代表瞭解該文化],但這篇文章講的是美國,他們有他們的問題。在台灣,我們不見得會有學者跳出來害怕我們能說一口好外語卻不懂人家文化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因為我們還不見得真的能[說得很流利]。

因為以前工作的關係,所以關於語種學系應該如何定位是我常常思考的問題,一般來說,一所大學對於語種學系可以有下面幾種處理方式:第一是炒雜燴,分配總學分一半以上給語言課程、另一半再分多少多少給文化課程、多少多少給外交課程;第二是分組型,前兩年專攻該語言,後兩年固定分組專攻知識課程,對國際關係有興趣者選攻區域研究、以此類推想對該語種繼續深造或是對其文化、歷史有興趣者等按組選讀,大家各有所歸;第三是(從語系畢業的我最不願見到的)廢系改學程,也就是沒有語系,想念就去修學程,像大學的外語(一)、(二)那樣。你覺得哪一種最好?

就我來看,最好的方式是第二種,但是這有其實現的難度。一個語言系能有多少學生,這些學生要再細分成組,加強專業,這就太過菁英,研究所可以這樣搞,但是對大學來說這麼做說白了,划不來!為什麼划不來?因為大學的經營也需要校友的贊助,能提供贊助的校友來自法商學院或是可以加強日後宣傳的傳院,而要讓校友樂意捐錢,那當然要讓他們在校的時候就深刻感受到學校對他們的關愛,所以錢要花在刀口上,要分組也不會找到外語學院。於是國內的語種學系,多半是第一種,因為是語種學系,所以最注意的是學生的語言能力,那麼像我剛才提到的,系上就會安排固定多少學分給語言課、多少學分給知識課,大家再在知識課裡亂修一通來湊學分,所以學生出來以後,在這個領域上通常都是半吊子,語言能力也沒有真的特別好,然後什麼都懂一點但是什麼都講得不深。至於我所提到的第三種,好像還沒發生但以現實面來看,這很有可能會變成日後的趨勢。因為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這第三種方法似乎並無不妥,語言變成選修,變成自己加分的工具,聽起來很棒。就連語言系的老師學長姐都會諄諄教誨,不能拿語言當飯吃,大家一定要找到自我專業,更何況是外系的人呢?是,這第三種確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看到的是幾年以後的斷層,所有學校的(特別是所謂冷門語種)外語學系採取第三種作風,那麼一個國家則永遠培育不出該語種的專才,就我來看這是很可怕的一種損失,但是就其他人來看,他們會問我「你要那麼多那個語種的專才做什麼?」

所以我還在思考語種學系的定位,因為第一種很沒效率,有一天一定會被淘汰;第二種很不實際,把系當研究所來唸了!而校內長官普遍都愛的第三種,卻難以說服像我這樣就是只喜歡念語言本身、只想當一個好翻譯的人。

看看這篇文章,老美確實有老美的煩惱,而我們,也有我們的煩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