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吃了45日、一個半月的滷肉後,我終於決定暫時要先讓滷肉告別一下我家廚房,把滷汁倒掉並將鍋子從頭到尾清洗一番後的那瞬間,有種洗心革面的痛快。這故事要追朔到四十五天前。
社區有戶台灣來的鄰居,因為孩子年紀都相近,常常玩在一起。鄰居家的外婆是太空飛人,半年住這,半年回台灣,對我照顧有加。坐完月子後的某天,當她發現,我一個人要照顧一大一小,還要煮飯,馬上就展現了哈嘎您急功好義(??)的精神,三不五時就提著一鍋滷肉及客家小菜來敲門,簡直如同將Rose從茫茫大海中撈起的救生員般令人動容。
當煮婦這麼多年,我當然不是不會做滷肉,只是我的滷肉又柴又白*,客家阿嬤的滷肉卻是嫩Q嫩Q。到底是為什麼呢?品嚐了兩週,我終於體認出幾個以前沒有在意過的關鍵之處:
1.肉質:客家阿嬤買的是專為滷肉所用的胛心肉,瘦中有肥,肥中有瘦,但卻一點不油膩;而菜媽媽我則是有肉就買亂挑一通(或說根本不挑)。
2.滷汁:客家阿嬤的滷汁不僅僅是滷包丟進去就了事,還切了薑、連皮的蒜,疑似還有辣椒粉以及沒告訴我的隱味;我則單純的相信滷包、醬油就夠。
3.滷鍋:客家阿嬤的滷鍋好大一個,什麼都放得進;我則因為很討厭洗大鍋子,每次都拿個小湯鍋滷個意思一下就了事。
雖然就這三點,卻已經涵蓋出正港滷肉與馬虎了事的滷肉差別之所在。正港的滷肉,陶貴小童可以主動說他肚子餓吃光光;馬虎的滷肉,則會喚得小童一聲聲的「我不要吃肉肉~~~~~」。正港的滷肉可以讓我們一吃就四十五天;馬虎的滷肉吃兩天就受不了。而且客家阿嬤最後還傳授絕招,告訴我只要每晚小滾一下,滷汁一滷可以放上一個月,一滷再滷,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關係,後來那鍋滷汁有一天竟出現青色.....這難道就是「爐火純青」的典故嗎(大誤)???
就在出現青色以後,我覺得境界似乎已經太高超,沒有撐到一個月,我便把客家阿嬤的滷汁給倒掉了,自己有樣學樣的滷了一鍋,繼續撐下去,就這樣撐出了四十五天。有滷肉的日子真的很方便,幾乎是不用做飯,只消週末把肉丟進去滷好,之後的每天晚上要吃就拿肉出來跟電鍋一起蒸蒸便解決一切。方便是方便,但吃了四十五天了,還是該換點口味了.....咖哩???
食材:
滷包 1個
薑片 少許
帶皮蒜 幾顆
豬肉 2磅
百葉豆腐 1包
做法:
1.滷包同薑片、蒜丟進滷鍋,加水及醬油,比例視個人喜好決定,煮成滷汁。(我是12碗水:3碗醬油)
2.豬肉切塊川燙
3.所有想滷的東西都丟進滷鍋,大火煮滾轉小火,慢煮一至二小時。
OK!
[1]肉白是男人發現的奧祕。他有一天看著我的滷肉很納悶的問我,為什麼我滷的肉都還是白色,沒有像客家阿嬤的滷肉變紅色。經實驗證明,在滷汁裡再多泡個一天就可以變紅,如果滷排骨,還會上演骨肉分離的畫面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