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是我第一回參加全美中師研討會,上台報告也領了一個獎😊,20年疫情爆發,研討會取消,21年改線上舉行,用了兩週的時間把兩年的研討會辦在一起,我跟著所上跨屆很多的學弟學妹做了一個圓桌,而不知不覺地已經來到後疫情的22年,最後因為omicron的關係還是改成了線上舉行,我也投了一篇,然後今年也很開心地又領了一個獎😊,要辦研討會真心不容易,尤其線上研討會,要架設平台、要處理突發狀況、要有人去各個會議房主持,真的辛苦,再次感謝組織研討會的老師們,幕後大功臣!

今年我決定自制,比照實體研討會辦理,每一個時段決定好一個場次就聽。一來,這是我過去參加線上的心得,想要全吃、聽飽聽滿,最後常常就是什麼都記不得,一堆的存檔放在電腦裡面,但是卻沒有好好消化,怎麼也帶不回教室。二來,其實自從疫情開始的這幾年,協會就很積極地每個月每週幾乎都有講座,我發現有很多場其實以前在講座上聽過了,這樣我就可以去專注在沒有聽過的講座了。以下簡單記錄我聽的幾場心得:

1. 從理論到實踐:這場的主講,梁老師、靳老師、劉老師,都是在教學界非常資深的老師,他們分享了一些理論基礎和從基礎上延伸出來的教學應用。靳老師用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出發,提出一些教學重點,像是運用多模態的真實語料、用全方位的學習(視、聽、觸)、協同合作交流等等,我覺得都是很好的提醒。

2. ICC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陳老師的團隊分享介紹了領航項目的一個文化課project,運用提供情境,讓學生選擇,最後再讓學生透過比較自己與母語者的答案來掌握文化差異。我馬上想到我們學校十一年級生都要做的海外考察,我覺得如果能在出發前給學生這樣的訓練,應該可以減少很多彼此的不適,非常有啟發!

3. 發音:今年關於發音的講座,我聽了兩場,我特別喜歡高老師的分享,因為有具體作法。發音教學的難點、痛點,我想我們都知道,我覺得如果能夠看到其他老師在發音操作上的具體作法,我覺得是很值得的。高老師打破一般傳統的密集兩週式做法,而把發音練習作為分布式作業,每天都有不同模式的練習,從tone pair到聽唐詩選韻母選聲調,再到朗讀,週週做,雖然高老師自己也說這是初探,但是像這樣具體的操作分享,我覺得是我們很少看見的。在另一場分享中,有一位老師指出發音練習到了句段就缺乏練習,我覺得也是一針見血。

4. DEIJ:今年有好多場DEIJ,也是我們學校的重點,所以我兩天各選了一場聽。第一天聽的是一個兩小時的圓桌(主講一說要分小房間的時候大家就散了一半),我覺得于老師、王老師分享的材料都以家庭為點切入,資源也都很豐富。

5. 多元識讀能力:耶魯大學老師們的這場報告,我覺得非常呼應第一場的分享,再次地強調多模態、全方位學習的重要性,梁老師分享的一些活動,像是廣告設計、去亞米網買零食等等,也都是很真實的任務,我覺得都很具體。

6. 圓桌:第二天參加的兩場圓桌,一場是對於電影教學的新思路,另一場談的是後疫情方方面面的嘗試,要是能實體見面就更好了。

總結來說,理論上我覺得靳老師提出的多模態真實語料輸入以及耶魯李老師提到的多元試讀能力,都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架構,剛好我四月底在NCLC還會再講一場不同真實語料的應用性,我覺得老師們的這些報告提供了很充分的理論基礎。而實體操作,像是提供情境來促進文化溝通的理解、發音練習、梁老師分享的一些實作project聽起來都很棒。最後不得不說的是會員大會的主講林培瑞老師,他的演講非常打動人,作為一個熱愛語言的人,作為一個以教學為志業的人,我真的完全被感動。林老師的演講從六十年前他開始學習中文那個年代講起,這六十年的變化、傳承,還有未來的方向,真的是看到前人辛勤的耕耘,會讓我們也想好好努力向前。

今年的研討會到此劃下一個句點,但是也還是繼續往前,希望我也更加油,為這塊領域奉獻點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