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可以跟眼鏡哥朝夕相處,小拔如願以償地開始在東歐過起了夢幻生活。身為朋友的我們當然也為她們感到開心,只是有時候,重新開始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一帆風順的。愛情還是宗教,這是小拔在這段愛情故事中,碰到的第四個也是最後一道兩難選擇題。
小拔的第一個月,很新鮮,眼鏡哥的家人對她很親切。小拔的第二個月,還是很新鮮,即便隱約感受到眼鏡哥父母的態度有點轉變,只要晚上能看到眼鏡哥,什麼都是彩色的。第三個月,非常清楚明白地了解到眼鏡哥的父母終究無法接受黑髮小眼睛的自己,但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世界這麼遼闊,生活還是充滿希望。第四個月,待不住的感覺跑出來了,每天只是在語言學校上上課滿足不了,無法跟眼鏡哥的父母溝通,成了生活最大的障礙。兩方彼此又忍了一陣,眼鏡哥夾在中間兩面不是人,這是最灑狗血的連續劇戲碼,卻無奈也是最寫實的人間故事,眼鏡哥終於受不了左右雙攻,背上貼一張不孝子的標籤帶著小拔搬出去了。
這回是真正的兩人世界了,生活中處處充滿驚喜跟歡樂,小拔的生活又再回復成彩色。她們一起上街買菜,眼鏡哥下班回來就幫小拔複習語言中心的作業,四處旅行,你濃我濃,忒煞情多,恐怕也是看了這樣一對情侶手牽手的背影後才寫出來的歌吧。
有過一次不太開心的婚姻經驗,小拔好不容易找到真愛,當然全心希望這段愛情早日開花結果,畢竟小拔大上眼鏡哥七、八歲,眼鏡哥還是永遠的25歲,小拔卻已經三十好幾,對小拔來說,後半人生的希望就是可以在家相夫教子,現在拖在這兒雖然是甜蜜的很,但是那張證書還是對小拔很重要。眼鏡哥不是害怕結婚的那種人,他愛小拔,希望給她幸福,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問題是,婚禮的形式。要以伊斯蘭教還是要以東正教形式進行?婚禮的形式,只是宗教不同的兩個人帶出來最簡單也最容易解決的一個問題,這道題最後的解決方案是只要去公正就好,不要阿訇也不要神父。第一道題過關,第二道題是小孩將來要信什麼教,最後也解決了,小孩自己自由,想信蛇麼信什麼。但是兩個人口頭說是這麼說,其實兩人誰也不放棄要對方改教的心理戰術,小拔雖然是拿下了頭巾,但她認為這只是順應當地國情,在生活上會方便些,並不代表她真的就要放棄自己宗教變成東正教信徒。穆斯林要嫁一定得嫁穆斯林,所以小拔開始問「你願不願意當穆斯林?」,眼鏡哥不作答。小拔再問「我們還要結婚嗎?」,眼鏡哥點點頭。「那到底什麼時候才要結婚?」,眼鏡哥說「我們一起禱告,讓上帝決定。」
就這樣一拖又是兩年過去,兩年的光景,已經讓小拔忘記當初的甜蜜。眼鏡哥緊抓住最後的希望等待上帝的回應,希望她能改變。小拔確實是改變了,不過不是因此變成東正教信徒,而是慢慢地發現心底的聲音,有時候是會聽錯的。
不答、點頭、等待上帝的回應,眼鏡哥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回答的模式絲毫不改,政治人物是要始終如一,但回答結婚這種問題,如果不快點想想辦法,說真的,沒有多少女生可以這樣耗著等下去。最後一次討論這樣的問題,小拔聽完以後沒有大吵大哭,默默地回房打包行李,就這樣離開了。
回去以後,小拔的家人替她又安排了一次相親,小拔這次徹頭徹尾的看清楚,眼前的那個人沒有她不能接受的問題,兩個人就這麼樣結婚去了。而另一頭失魂的眼鏡哥把工作辭去,到所謂的修道院靜心禱告,一封又一封信,說的還是一樣的話。小拔沒有勇氣跟眼鏡哥坦承自己已婚的事實,最後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跟他說清楚的,我並不知道,只聽說,眼鏡哥還是一封一封信接著寄去。
宗教還是愛情,我不知道她聽的是不是自己的心,但是這最後一道兩難選擇題,小拔的決定是離開。
【後記】故事寫到這邊看起來好像是悲劇,但是誰知道呢?小拔現在做為人母,是個快樂的媽媽。聽小拔說,眼鏡哥目前也有個穩定的對象。繞了一大圈路,即使最後沒能在一起,但或許真的不一定,不一定在一起才會是幸福啊。
- Mar 26 Wed 2008 08:56
小拔的兩難 vol.5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