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進入Day 2,剛好踫上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生為正義奔走的RBG病逝的消息,所以一開始我們大概花了25分鐘分享我們生命中重要的女性,以及他們的特質。我必須說,這次近距離地跟Yo學習,發現他才真的是一個很溫暖、很接地氣的Coach,光光從這兩次他帶的warm up活動就知道。

上個星期,運用導向設計的原理,把重點放在最後一個步驟「Take Action」上面,這個星期,則是一步步推回,把整個流程的骨架做出來。第一個小時,Mio老師這次完整地介紹了他們學區設計出的便當教案,然後後半段,Yo帶著兩位西班牙老師,用Think Aloud的方式,完整地演示了一個新單元,討論「母語保存」。這個框架的好處是,每一步都很清楚,也不難運作。第一步,是決定我們的Action;第二步要想的是學生上課需要進行哪些溝通性任務,來幫助他們最後可以順利產出驗收;第三步是要想學生需要的語言點(我特別喜歡Yo在過程中,不停地push for high leverage);第四步,是決定素材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以及最後一步,老師怎麼樣透過把鷹架鋪好代入真實語料啟動學生學習動機。下午一樣是自由時間,上次老師拼命鼓勵大家享受戶外陽光,不用留下,我就真的沒留下,而且上週我頭腦還沒有很清晰,還在為了學校大大小小的事心煩,沒有時間好好設計,所以也無從發問,留下顯得多餘,不過BTSN都忙完了,我也有時間做作業了,所以這次的課我就參加了下午場留下討論。

非常高興自己做出這個決定。我跟老師們分享了Self Care的教案,獲得大家的「讚賞」,讓我感到有點不好意思,因為畢竟這個單元我從暑假就開始構思了,是個一魚兩吃的概念。當然,我也藉機提出兩個需要釐清的問題:在Take Action的地方,是不是都得搞到像分享的教案那樣,要找到authentic platform讓學生去發表去跟真實世界互動?老師們的回答是,不需要一次就要跳到大海裡,這些action可以很小規模地,從自己的班上做起。我第二個問題,問的是真實語料要多前面就介入,我本來以為可以有點彈性,但是我感覺老師們在這個設計的架構中,還是希望一開始就能呈現,但是可以在呈現之前,先給學生做適當地鋪墊,讓學生在處理真實語料的時候不至於被嚇跑。

自從之前上了Leadership Strand以後,我都會仔細觀察上課的講員,想知道什麼樣的講員是我喜歡的,什麼樣的風格是我喜歡的,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我覺得這次的講員Yo先生,真的讓我學習很多,我雖然不是第一次現場聽他演講,但是以前總是遠遠地聽,然後覺得老師很搞笑、很有創意,而且他是能把大理論跟現場結合的老師。但是,我這兩週跟老師近距離學習,我發現他真的很謙虛,明明他的等級就遠高過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可是他就是會很認真地聽你的問題是什麼,很認真地給予回饋,另外就是他的幽默喜感、那種不急不徐的回應態度還有他營造出來的輕鬆氣氛,真的就是可以讓每個老師覺得上課非常非常舒服(我之前碰過一個講員,也很有料,可是她講話跟速度都太快,讓人覺得提問好像是在浪費對方時間,就感覺很緊張),我就想起來我一位日文老師朋友跟我說Yo先生是她的mentor,我當時心想,怎麼mentor他那麼忙,這兩次上課以後我發現他跟你上課的時候,是真正的fully present。

Day 2就這樣在一個輕鬆的午後劃下句點,下週是最後一次上課了,覺得有點太快,可是真的學了滿多(雖然我後來發現叫成國際素養好像有點太假掰了,不過是我自己理解有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ah 的頭像
    sabah

    sabah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