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開學了,我還有一大堆文章沒寫,最遠可以追溯到回台之前去的國家公園,太誇張!!補那些文章之前,先把讀書心得寫一寫,人老了,書讀一讀很快就會忘記,去玩的回憶比較能留在長期記憶區.....

放暑假前,老闆用剩下來的預算替部裡面每個人訂了一本Small Teaching,作者James Lang雖是在大學英語系任教,但書中提到的原則其實很具教學普遍性,任何科目都可以拿來套用,而且對中學老師我覺得也十分適用。書裡面的內容本身淺顯易懂,每一章,作者都會先從生活小事代入,然後再引用學術研究印證,最後再佐以教學重點提醒。整本書看完,全都是重點啊啊啊啊啊。下面我就每一章看完以後的心得外加可以運用在語言教室上的方法做個簡單記錄。歡迎讀過這本書的先進一起討論,也歡迎還沒讀這本書的兄姊們提供意見或問題,咱一起看看。

1. retrieving:到底有什麼辦法解決學生學了就忘的問題,或者,短期記憶考考還可以,等到期末見真章就不太行了。這一章提供的辦法就是「密集、頻繁的小考」,給學生頻繁的小考,未免給學生過多壓力,小考的佔分比重不應算太重,多給學生小考,會有助刺激學生學習。我一開始有點不太能接受,這不就回到我們國中的學習模式了嗎?天天小考天天小考。我還不太確定自己要怎麼去消化這個建議,或許把小考兩字換成練習?可能多給學生一點練習?作者是大學教授,我有點能體會他這麼做的原因,因為大學的課程,多半是討論、閱讀、寫報告,不太會有小考,所以難免會有學生在討論的時候大放厥詞其實根本沒看完閱讀文本或是瞎掰,如果改成定期小考,那麼學生就不得不去好好閱讀了。然而,中學的課程,其實大大小小考試真的是已經滿多了,需不需要再加重小考的次數,我覺得還需要再想想。

2. predicting:作者提到的「預測」教學策略是比較大方向的,很適合像是人文學科,可能科學課也可以這麼搞。語言課的預測,我覺得效果比較不大。但是我把預測的框架縮小,小到只把它當作是一個語言活動,讓學生來望文生義,讓學生玩玩單字組詞的遊戲,我想是可行的。去年我也做過,把它當成加分作業,學生很喜歡,猜對很爽,猜錯無妨。不過,作者在這本書提醒一點倒是很受用,如果要讓學生去「猜」、「預測」,那麼更重要的是適時給予學生正確的反饋。

3. interleaving:老闆跟同事在開會的時候,把interleaving講得有點點複雜,我想簡單地來看作者文中提及的interleaving,就把它當成是定期複習。好比現在再教第二單元,就應該時不時地穿插一下第一單元的內容,考試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去年也是這麼做,但是我是把要學生複習的地方直接告訴學生,告訴他們複習這些會加分,但是以作者這本書的核心:「訓練學生長期記憶、主動連結的反應」,我想我今年會考慮不告訴學生需要複習的內容,就直接有一個大題做複習,訓練學生。

4. connecting:這一章有幾個點看完可以直接拿來應用的,像是concept maps,誘惑像是進入新的主題之前,先問問學生對這個主題有什麼了解,還想學些什麼,這點我覺得很不錯。像是今年我們學生有個小小複習單元,是談談他們的朋友,我覺得就可以拿來問學生我們要談朋友,哪些內容是我們學過可以談的(家人、外表...),哪些是他們還想新學的(個性?),當學生主動去思考自己要什麼的時候,不僅是一種複習,而且也增加了學習自主性。這一章還有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今年我可以試試看的,就是他提到,給學生重點講義時,不要全部都給了學生,應該是給學生一個框架,裡面的內容應該是要學生自己把它填完。

5. practicing:這章就普普,因為老娘自認課堂課後已經練得夠多了...

6. self-explaining:作者也提到,學術界在這點上面做的研究比較少。以前在金金的課上,有一次我們就做了Think Aloud這樣的實驗,真的是不太好做,因為不容易量化,可是做出來結果真的很有趣,你真的能知道學習者如何運用學習策略、看到文本時的反思歷程。非常有意思。俺何時才有這樣的時間再去做一次這樣的研究呢?

7. motivating:引起學生動機、營造愉悅的課堂氣氛,我想還是最最重要的事,作者也承認,任何的學習還是不脫「動機」、「學習興趣」。

8. growth:鼓勵學生,沒有一個學生天生擅長什麼或不擅長什麼,幫助學生,提供學生有用的學習策略,幫助他們。

9. expanding:這是給老師的,多讀書、多討論、多參加研討會!: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