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頭一回參加美國外語學會辦的年度研討會,想在這裡跟大家做一點小小分享,算是我的初心者實戰紀錄,但也可以給自己當作提醒,畢竟一年一次,不留下紀錄很容易忘記。
1.發表前大會議程手冊一定先讀
我參加過的研討會其實很少,一個是今年剛辦完還是燙手的,另一個是夏天去Boston發表的時候,還有一個要推回十年前在所上唸書的參加的,這三場研討會我的角色都不一樣,夏天當發表人,這場純做聽眾,十年前那場我則是學生兼當工作人員。想想為什麼這中間十年我都沒參加,其實是第一次參加的時候受到的打擊太大,當年完全搞不清狀況。我對那場研討會的印象為0,只記得人很多、很悶,就在那跟著人群走聽聽聽,也不知道自己在聽什麼,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事前沒準備。研討會都有大會手冊,紙本通常會場現發,但E版的很早之前應該就可到手,現在這年頭的大型研討會,甚至已經發展到有自己的app,與會人員把App裝在手機、iPAD上,非常方便。大會手冊到手後,就應該好好花時間研讀一下,把想聽的場次都記錄下來,若時間上衝場次,再另找一天來篩選真的有意義、想聽的。切記不能抱著盲從,或是敷衍了事的心態,想著到了會場再跟著大家且戰且走一起混,因為這樣就會淪為像我十年前第一次參加研討會那樣浪費時間,坐在台下漫無目標。年輕的時候,或許有青春可以揮霍,現在三十路都走一半了,分分秒秒都是金。
2.發表多如雪片逐步挑選
這是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手冊拿到了,也很有心想把想聽的場次標記出來,但發表這麼多,怎麼選才能選到對味的?有幾個訣竅,第一、先想想自己有沒有想聽的主題,從關鍵字下手。我今年最想聽的主題是:IPA、thematic units、project-based,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找跟這三個主題相關的場次。第二、找自己的語種、學生的年齡層對象,我現在做的是中學生,屬於k-12或更精細一點6-8的範圍,雖然難以割捨,但就不必一定要糾結於大學的語言課怎麼做,也不用去看現在也很流行的所謂immersion program,找到自己能夠應用的最為可貴。第三、講者要挑。每個領域都有每個領域中執牛耳的人,要知道他們是誰,如果這些講者剛好講到切題的,就算不是做中文的,他們的發表也值得一聽,但若這些人的發表也沒有講到你想聽的主題,我還是鼓勵,在眾多大師中選一、兩個聽一聽,總是會有所收穫。想提醒要挑講者其實也是因為不小心的話,也是很容易踩到雷包。
3.發表過後一定要做筆記
趁著還很有印象,一定要把聽到的訊息稍稍微重溫,決不能像我一樣,發表完就去吃喝玩樂,聽了這麼多場,如果自己不再過濾一下,去蕪存菁,回去真的會忘記。現在多數的發表會把自己的講義跟投影片放在網路上供人下載,如果當初因為衝堂不小心割捨掉沒去聽的,也可以趁這機會把講義下載了讀一讀。
ACTFL非常貼心(??)替每個初心者製發了粉紅色徽條,這樣如果我們在場中問了蠢問題或是在場中迷路,人家會對我們多一點點憐憫,我瞎掰的,但是我期許,下次再來參加時,我能拿到另一種顏色的徽條,忘了是什麼顏色,但是是發表者的徽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