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格小說是入荷非常非常久但是一直到今年夏天開始才好好在看的小說。

當初不知道從哪裡看到關於這本小說的介紹,日本各大文學評論家對它讚賞有加,直比小時候人人必讀的西方文學咆哮山莊,再加上作者水村美苗小姐更是掛著出書量少但有出必得獎的頭銜,實在讓我很難拒絕不買這本小說。小說文庫本共分上下兩冊,每冊大約是500-600頁,看那麼久也實在不能怪我,昨天一股作氣下把最後的部份看完。結束這場小說戰爭以後,我的心得是實在不怎麼樣。

第一,小說太過冗長。整本小說真正在談主角的部份可能只有集中在下冊2/3處,而其他部分都是旁邊的人物、家族,看得我好沒耐心。當然這可能也是作者寫這本小說的初衷,小說名為本格小說,本來也就是意圖在故事中,建構出亦真亦虛幻的世界讓讀者優游,作者在上冊中花了大概兩百頁講述自己認識男主角的經過,然後舉證例例,彷彿一切有據可考,但是我怎麼樣都不相信這故事主體是由作者的朋友的朋友口中講述出來,且這些人講述都是各花一整晚(最好每個人記憶力都可以這麼好,好到熬夜聽故事然後可以再隻字不漏地講給第二個人聽)。那麼既然它虛幻編造的故事成份居多,作者又何苦硬要替它本格化,讓人感覺好似真有其事?總之,這類小說不吸引我。

第二,男女主角的感人度。若真說這是部愛情小說,我願意相信男女主角癡情守候等等等等,但是這作者功力實在表現不出,或許就是因為它卡在本格化上頭,導致男女主角心裡面的感受都要透過那位作者的朋友的朋友來猜臆,看得我實在好不舒服,蕭峰一掌誤打阿朱之後的遺憾,金庸大師不花ㄧ頁講述,這感動可以感動15年,至今我每看還每神傷一回,但書中最耐人尋味的三人生活卻這麼不著邊,男女主角以及女主角後來的先生,他們三人之間維持出的平衡點,我可以想像將會多詭異、多不安又多緊繃,但是感覺那一段好像在作者的筆下一下就結束了,作者又要繼續去講這三人以外的家族近史遠史,很不過癮。

把兩本小說看完,我沒有什麼感動,完全不能明白大家的感動從何而來,這於是讓我更加相信,我的語文能力真的太差,想必這其中必定有扣人心弦的精彩處是我讀不懂猜不到的,所以這本大家一致推崇的小說才引不出我的共鳴。否則,就是我當初看書的想法就設定在錯誤的模式中,我一心以為它是本愛情小說,但是它其實要講的是從昭和末跨越到今日的家族興衰史,如果這才是重點,那麼,我也只有認了。還是回台以後來找找中譯本好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