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之前下單買了Yasir Suleiman的書A war of Words,用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檢視阿拉伯語的方言現象,這本書超硬的,作者有頗嚴重的國族情節,讀得我好辛苦。不過今天看到第四章,看到有趣的部分,是討論約旦語音,剛好對應到我的方言課。

作者用一整章,解釋約旦方言裡的ق,一整章耶,真的很能寫,可是也滿有意思的,寫的這些理論跟觀察,也許我的老師都不知道。標準阿拉伯文的ق,國際音標IPA會標成/q/,中文沒有能對應的音,因為是喉音,從喉嚨深處發出一個類似英文g的聲音,台灣的學生普遍在發這個音的時候,都會直接用英文的g替代。可是沒想到將錯就錯,用g發音,反而是很道地的方言發音。在約旦,一般會聽到這個音的三種變體,一種是讓它發得像喉塞音,雖然也從喉頭深處發出,但不需要有g的音,就會變得有點像從喉嚨深處發a/i/u,我就用類似IPA的標法標,長得有點像問號/?/,另一種變體是直接變成英文g的音,還有另一種變得比較多,是會變成k的音。這三種發音變體,會透露出說話者來自何方(,道理其實跟我們台語的南北腔也有點像)。如果是發/?/,那麼多半是來城鎮或是巴勒斯坦,如果是發g,則大多來自沙漠貝都因人遺留下來的發音方法,如果是發成k,則多半是來自郊區鄉村之地。

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會看到性別差異在發音上的差異性。作者指出,在約旦,女性喜歡發成/?/,認為這樣的發音聽起來優雅有學養,而男性卻喜歡發/g/的音。也就是說,不論他們來自何方,小時候是怎麼發這個音的,到了與其他人接觸的時候,女性會因為想要讓自己聽起來高雅而選擇發/?/,而男性會因為想要展現power以及想要展現約旦發音的獨特性,選擇貝都因人的發音方式,作者甚至舉例,有些來自巴勒斯坦的移民,他們的語言中ق就是應該發成/?/,可是他們(指男性)來到約旦以後,只有在家中他們才會發/?/,一般在外麵跟人交談,他們會特意選擇g或甚至回到標準阿拉伯語的/q/,以避免被認為娘娘腔或太過柔性。

所以這大概也說明,為什麼我每次發g的音的時候,老師都一定會糾,大概是潛意識裡,我這樣的發音又太豪邁太粗獷吧...X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