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ew World - Readiness Standards for Learning Languages Available
五個大圈圈的概念從1996建立後,就駕馭著美國外語教學,二十年來經歷過幾次修訂,今年則推出了所謂 new world-readiness的圈圈圖,五個圈圈環抱著我們的小地球,象徵著「世界公民」的重要性。個人覺得這次的改版相當促咪,也更容易理解與實地操演。
2. 豐富有深度的課式:學習三面因素--手、腦、心,語言與文化、讓人感興趣。
手、腦、心:關心學生,讓學生有正面的學習心態,喜歡上課,喜歡這個語言;能刺激學生認知能力;搭配好玩的hands-on。以前我覺得教語言一分一秒不要浪費,很不喜歡給學生時間去談一些「語言知識(詞彙語法)」以外的東西,但是這樣真的引不出中學生的興趣。引不出興趣,什麼都是空的。
語言與文化的配搭:語言當是有意義的溝通,而非一昧的操練(雖然個人認為小幅度的操練還是不可少:P,我超老派),在課中將文化三角展露。
讓人感興趣的主題:情境的重要。learners need context
3. thematic planning template: 運用template讓課程設計能更全面
4. 善用資訊圖表/信息圖表/infographics : 提升學生的思考力、判斷力。鼓勵學生用piktochart平台創作、分享信息圖表。
5. Huffington Post...何時才有中文版??
6. bestofactfltoys.wikispace : 美國年度最佳外語老師的分享空間。今年的分享似乎還沒放上,不過可以看到歷年的分享,還是能找到很多好東西。(話說我之前一直不知道toy是teacher of the year的縮寫,鬧了不少笑話)
7. TALK評分基準:Target language+Accuracy+Listen+Kind,用四項基準評估interpersonal mode
8. formative + summative assessment:利用形成性評量給予學生反饋,幫助學生面對最後的總結性評量。以「celebration」的精神做summative。
9. can-do statement self-assessment: YES/With HELP/This is still a goal
10. optimal L2 learning: 引出學生學習興趣、熱誠+Krashen的經典i+1+互動溝通+創造語言、發表的能力+歸納整理的能力
11. PBL設計考量因素:問題與挑戰為何?目的為何?製作出來的產物為何?聽眾是誰?為什麼認為學生會喜歡做這項project (關於project based 的參考資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