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週的講座回到理論部分,談的是「學習動機」。關於學習動機的理論很多,這邊引用的也只是眾多理論中的其中一支。略略整理如下:
(1)引動機的要素
- 價值:達成性、內發性、輔助性
- 預期:自我期待、目的本身
- 環境:學習環境
(2)幫助學生熟練
- 幫助學生細部習得技能
- 將技能統合
- 引導學生在適當時候使用習得技能
(3)教學者盲點
- 忽略了初學者的需求
(4)練習與反饋
- 練習的設計細部分工
- 反饋:時效性、專一性、再練習
反思:在CSL教學中,細部練習最後統合讓學生完成語言活動與任務,這點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也很有道理,但是放在multi-level的課室裡,例如中文學校,細部練習要做到多細才能讓程度最差的同學也能有收穫,程度好的同學不會覺得無聊,就是相當考驗人的地方。另外,引動機的方面,我也一直比較沒有注意,以前教大學生、研究生,我不必引動機,因為他們若沒有動機就不會來選這門課,所以沒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對高中生或是CFL班,多數的學生其實並不是自己對學習中文有興趣,是他們的父母對他們學習中文有興趣,怎麼樣才能打破這道牆,而且讓學生不覺得這是老生常談,也是一個課題。最後是在反饋方面,我覺得時效性真的是很重要,所以我盡可能都是立時回饋,但是我做到了我的部分,學生會不會把我給的反饋消化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針對同樣的問題「再練習」,確認無誤是我需要再加強的部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