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終於把吐司給做膩了,男人突發奇想地決定試做象印食譜上的可頌。我看到食譜密密麻麻的英文就頭皮發麻了,所以決定不插手此事,男人手癢的結果下,花了大半天的時間揉啊搓的,終於給烤出了一盤可頌。可頌這翻譯翻得可真好,一個麵包吃下肚,果真要高歌頌揚了,香、Q、軟,麵包做成這樣,你還能有什麼不滿?只是看著食譜照表操課的結果,我們有兩個心得:(1)食譜給得份量實在很多,一家三口趁著新鮮吃個三天,做一半其實很夠了。(2)奶油加得未免過多。當然麵包要烤出那股香味,奶油絕對功不可沒,但是似乎怎麼加都不需要像食譜給得份量那麼狠。

第一盤可頌烤出來,全家歡欣鼓舞,因為烤太多,第二天還夠我拿到鄰居妹妹的生日派對上湊個熱鬧。第二次再烤,味道還是很優,不過這次不知是否因為我們按著上回的心得重作調整,形狀不太行了,麵皮到處亂爆,沒法像第一回那樣捲得乖乖的又平又整。

但是大家可知道,做這個可頌真的很麻煩,要分好幾次工,先做麵團等發酵、又放進冰箱再冷卻、拿出來抹油整形兩三次,這麼搞剛才能做出可頌播開後裡頭一絲一絲的極品之作,連續做了兩次以後,即便我完全沒有插手,但光在旁邊看也夠叫人心急的了,這回我於是建議乾脆等麵團揉好以後,弄成圓圓的形狀做餐包就好。我們的餐包初體驗昨夜於是產生,味道挺好,但是否能像可頌一樣軟軟QQ持續下去,則靜待時間考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