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rll的工作坊2號,基本上是今年暑假最後一波學習了,我覺得很不錯,這一波的內容剛好跟上一個學習有互補的功效。今年的工作坊,我想回到基本功,重新思考每一節課的設置,所以第一門選了Laura的學習循環,而第二門選了Maris的從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Laura的強項是觀念的輸入,能夠把ACTFL所主張的教學核心說得清楚明白,而且有邏輯性,非常具有說服力,我聽過的分享(從IPA到主題單元設計到這一次的學習循環),她都會強調這些重要的核心觀,再選一個子題搭配,而Maris的強項則是她手邊有很多資源,這兩種著重點搭配在一起,再好不過,先有清楚的概念然後再有很多教學活動。不過,如果有個先後順序或是在眾多PD中只能選一門課上,我還是覺得清楚的教學核心應該是第一步,否則不知道所為何用,活動拿走了,乍聽之下很酷乍看之下學生會很喜歡,但是可能我們並不知道這到底有沒有幫助到學生的習得。我記得在第一場工作坊,有人跟老師要rubrics(我上次分享的時候,我發現多數老師也都會跟我要rubrics),可是Laura分享之後講了一句我覺得很重要的話,一定要先去看背後的設計,否則這個評量表是沒有用的。扯太遠了,怎麼我都在講第一場的事,回頭來說這週的工作坊!
第一天我們重心完全放在input,Maris從真實語料的選材開始,怎麼去設計出pre/ during/ post的活動來增進input,跟第一場第三天的分享有異曲同工之妙。第二天接續前一天的重心,談的是如何確認學生在理解上的吸收,講員提供了很多種資源,也談到怎麼把reflection也作為check for understanding的一種工具,最後還提到了如果確認學生並沒有完全理解的話,該怎麼做,我覺得這一個點很好,因為大部分我們的設計都是只到check for understanding,儘管一個理想的、完整的課程設計應該就是能確保了學生的理解,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可是我比較少聽到有老師在分享這一塊。第三天,重心放在output,其實output的內容很多,包含了interpersonal跟presentational,所以對多數的老師來說普遍覺得時間稍稍趕了些,我的話,就偷偷慶幸,因為過去受過不少關於output的訓練,我其實比較需要補強的是input的學習,所以課程安排比例對我很剛好😅。
我很喜歡Maris在工作坊的做法,她這三天只提供一篇很簡單的真實語料,就是一個各國巧克力食用比例表,然後這幾天,我們就是反覆地在思考,可以怎麼使用我們學到的活動幫助學生從input,到中間過度的確認理解,到最後的output,我覺得內容很完整。我也很喜歡分組的方式,我們每天都會跟滿固定的一群人分享,少掉了自我介紹跟尷尬,大家可以很快進入討論主題,唯獨我覺得pear deck的使用,我不是那麼喜歡,作為學生我們要輸入答案,可是老師一邊已經開始在講回答好的人的答案,我覺得每次做pear deck討論的時候,都會讓我流失掉一些重要訊息。
這個暑假的學習也很精實,兩個Pearll+一個哈大+一場兩天的漢字討論(然後我剛剛一時手滑又按了明天的一場講座😂),覺得應該可以好好迎接開學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