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年的研討會,我聽了大約要二十場,是第一回合的雙倍量,想想相當驚人!我覺得大體上聽到的分享可以分成下面幾大類:

【課室活動】當然教學研討會一定少不了分享實用的課室活動,今年我也聽了不少。
- 密室逃脫:頗有意思,其實我不是第一次聽人做密室逃脫,老闆還重金買了Edubox,但是我可能是太懶,懶得花那麼多時間設計(噓)
- TPT (Total Participate Technique):分享的老師很年輕,我很喜歡她的style,整個報告都很有活力,不會讓人覺得死氣沈沈,可問題是我覺得她在課室裡用的英文有點太多,而且她ㄧ直強調正確性不重要,這樣真的可以嗎?這點需要想一想。
- Five:分享的是怎麼運用零碎時間提供學生機會練習。
- Station:用小組活動讓學生在課室中有不同的學習體驗
- 運用VR:我本來以為是真的那種VR,但是其實他們指的就是怎麼在課室中運用類似「實境」等現代科技,像是Google博物館導覽來引導學生。
- AAPPL:前一天才參加了同一組人的OPI報告,今天又再繼續聽他們談AAPPL,可能因為我是Rater參加過很多他們的分享了,所以很多部分是複習。XDDD
- 短篇小說運用(以下開始五星推薦!):我真的很喜歡這個presenter,因為她是一個西文發音真的很道地的美國老師,這只是其一,重點是她分享她怎麼把閱讀短篇小說做成daily routine,然後讓學生隨著閱讀過程可以製作自己的lapbook,lapbook就有點像以前的互動式筆記本那樣,可以非常豐富。除了lapbook的分享,她也在聽說讀寫分享了閱讀小說可以做的活動,一個小時,可是非常飽滿的分享。
- 社群媒體的運用:外教界資源王Leslie Grahn的分享依然CP值爆表,這次她用 Social Media (Authentic Materials) +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class routines, process) + scaffold/ support (sentence builders, graphic organizer...)來運用用之不竭的社群媒體工具。誠摯推薦她的網站,應有盡有,你所有能想到的問題,她都先一步想好然後把答案放上去了。
- Retrieval:Laura 在這一場中分享了Retrieval的重要性,我喜歡她分享的一招,把做講義花的時間多做一些低風險性的retrieval練習,可能就是讓學生聽讀,可能是一些mini quiz,或是給學生一個Retrieval Challenge Grid,讓學生練習。總之,跟我們學校Learning Specialist主張的一樣,Retrieval很重要,所以我今年的暑假毒物應該選Make it Stick?
- Creativity:Greta這場的發表很不錯,提供很多幫助初級班學生往中級班前進的實用技巧 (sentence builder, language place mat等等)。
- Input -> Output:Rebecca前半段的分享很心靈雞湯,可是後半段她引了Lisa Damour的Purpose+Community+Happy Distraction談她在課室裡的實踐,以及怎麼給大量的input來引導出output的範例。

【關鍵字】這幾年參加PD的過程中,發現有些講員就是會特別容易讓你引起共鳴,今年這些講員不約而同地都分享了怎麼把一些巨頭關鍵字帶進教室。
- ICC(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衝著講員Laura去聽的,暑假參加的一個PD很受啟發,所以這次她跟Donna在大會前辦的兩小時工作坊,我也參加了,我覺得工作坊跟第一天的發表大同小異,都是在談怎麼樣在語言課裡做ICC,工作坊的介紹還多了Brain-Based的理論,聽起來架構龐大但是顯得有點雜,反而一小時的發表,我覺得比較容易抓到重點,也可能是我年紀大了,一個觀念大概要聽兩次才會入心。會後我提問關於perspective的處理,我覺得Donna跟的答覆非常好,作為語言老師,我們只能提供thoughtful and informed possibilities,我們本來就不應該有一個既定答案,否則就會淪為刻板印象了,在處理上要讓學生去發問去反思去同理,收穫不小!
- GC(Global Competence),也是衝著Azama先生去聽的。因為之前在MBWLP已經聽過架構,所以聽起來挺熟悉的,不過這次發表舉的例子不同,而且做的方式也跟工作坊是邊帶邊做邊反思不同,這次是直接展示一整個移民故事的單元,所以還是很有收穫。
- Proficiency:講員是Paul S 跟Donna,這就是我佩服他們的地方,雖然Proficiency這幾年已經聽到長繭,但是他們分享的內容還是會給我很多提醒,幫助我發現我沒做好的地方。

【評量】當然得聽聽看我最喜歡的評量領域
- re-assessment:講員挑戰大家,補考有何不可
- Grading Proficiency:這個話題這麼多年還是熱門,也還是得持續推進。

【語言】作為中文老師,語言類分享都是五星推薦,我當然是主打中文老師,但是外語魂發作,也還是看了一下日文老師跟阿文老師在做什麼。XD
- Social Justice:金老師分享怎麼在教室中做近年來的關鍵字「social justice」或是像金老師說的「世界大同」。金老師這場分享非常具有啟發性,從AP的六大主題中幫我們想了可以一起談Social Justice的課題,讓我們不會面對這個議題的時候感到不知所措,又舉了教學實例,從初級班「以貌取人」,到中級班「華人之星」,到行動力滿滿的「飯糰計畫」,我覺得都非常有層次。
-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V大梁老師用Bloom的架構,談她在課堂預習作業和測評做的一些嘗試,我很喜歡老師用一些非常接地氣的方式談一些比較高檔次的題目,例如讓學生自己找農民工的照片分享,大家再來做圖片描述。最近很多老師都提到這點,在閱讀之前,先透過其他的語言活動來幫助學生奠定基礎,再來做閱讀。
- 流行文化元素:MC學姊的分享也很精彩,用一些大家熟悉的動畫預告來教漢語難點趨向補語。
- 口語活動:有兩份報告我很喜歡,一個是北卡王老師分享她怎麼在課室中建立routine,讓學生每天都能練習口語功能,十分實用。另一份報告是兩位大學老師做的,談中級跟高級水平的學習者在口語表現上的差異和教學建議。
- 寫作活動:講員分析不同水平學習者的寫作難點,以及應對方式,其中馮老師用居荷副刊作為學生選讀的範本,讓學生分析寫作模板,再來套用,我想拿來試試用在我中文二的學生身上。彭老師用不同的方法搭配定式幫助學生練習不同的寫作文本,我覺得這個鷹架鋪墊的過程(利用要素法來做敘述(從外到內)或是比較(食衣住行),用程序法談描述事件(人時地+起因+經過+結果),要素法分析新聞)也很值得學習。
- 今年日文老師的報告不是很多,有一份是AATJ出的,是三篇報告,都很有意思。第一篇談的也是怎麼在課程裡融入Social Justice,第二篇做文化portfolio的project,有點可惜這是On Demand,我不能現場提問,不然我對於Culture Portfolio的做法很感興趣還想再問更多細節,就問不了了。第三篇講的是糾錯,利用cue words糾文法和語體,感覺在中文也適用。
- 阿語組的報告更少,其中一份是教材Ahalan wa sahlan的作者,他們對於網課的一些新作法。我知道編教材很辛苦,眉眉角角都要考慮,可是我還記得我拿到Ahalan wa Sahlan時的訝異,對於已經看習慣Fancy教材的我來說,他們的教材實在有點太簡樸...可是現在剛出的第三版看起來就有看頭多了,而且加了很說視聽材料在裡面,對學習者會更有幫助。另一份報告是談在教室用VR,她就真的展示了我想像中的VR道具。

滿滿的筆記,我可以好好過節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