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篇討論的是阿語語言學中每個人都深切感受的雙語現象,這篇的重點則真的放在社會語言學下來討論,社會有太多的變異性會影響我們使用的語言。聽一聽,Labov又出現了...他真的是社會語言學之父,每個要講社會語言學的人如果不把他研究紐約客那篇「社經地位不同使用R的頻率也不同」的論文搬出來講一下,好像就沒有說服力。教授在這裡使用的說法跟日前看到的社會語言學研究變異的演變有異曲同工之妙。لا تتغير اللغة بتغتبر الطبقات الاجتماعية أو العرق أو النوع فحسب، ولكنها تتغير أيضا بتغير السياق,也就是性別、社經地位固然會造成語言使用的變異性,但同一人在不同語境下也會產生語言變異,當下所處環境對我們使用的語言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在這門課的第三講中,重點是放在公平性。好比性別,在阿拉伯語中有些工作會自帶陰性字尾,這是否暗示了有些工作就是不應該給男性做呢?又好比少數族群。少數族群的語言如何在一個強勢語言的環境中生存?它的存在是否會對政權或是強勢語的使用者造成影響?這些不只是在中東國家可以看得到,放眼西班牙的Catalán也是如此。我不敢以語言學家自詡,不過身為一名語言重度愛好者,我當然是支持各種語言的發展,但是現實生活中,怎麼樣在政權主體下保有地方語言的完整發展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好比我們原住民語言也是經過(多少年!)多方努力才得到大家的重視。

第四講開始切回媒體使用,前面既然提到社會各種類別區分會帶給語言這麼多的變異,這篇就專挑宗教來談。一般來說,在中東國家宗教談話性節目裡頭,我們比較聽不到媒體的聲音。教授Ouanaimi解釋到,這是因為在中東國家,宗教學者(?)的地位崇高,所以一般媒體工作者不會去質疑或是挑戰他們的權威,一方面當然也是因為當他們挑戰權威的時候,同時也會被觀眾挑戰,他哪位竟然挑釁宗教學者。在這樣的情況下,媒體工作者應該被保障的自由或監督權似乎就沒有辦法達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在中東國家的宗教性節目,我們可以立刻聯想確實如此。但在其他國家,難道不也如此嗎?可能不是宗教,但也會有別的因素代表著一種權威去壓制媒體或是去帶風向,而在這樣的權威之下,媒體似乎喪失它本該具備的功能。

這次的作業是挑廣告來看,廣告是不是也反映出一些不平等的地方?教授選了中東國家的Snickers的廣告,Snickers有一系列的廣告,標語打著「當你餓的時候,你就不是你了。」(انت مش انت وانت جوعان),裡面的情節都是一群男的加一個女的,女的就很有事那樣,每次就ㄉ在歇斯底里快要爆發的時候,旁邊的友人就會喊他的名字給他一個snickers巧克力,這個女的就會變成男生然後回復正常這樣。以前乍看之下,可能不會感受到什麼,可是這一年在史大上課的時候一直被灌輸平權概念,就會忍不住覺得「嗯這其實也是一種microaggression。」

課上了快一半了,還是繼續奮戰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abah 的頭像
    sabah

    sabah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