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絕對排得上我最愛的文言文前十名,很想讓學生知道這個故事,卻又覺得在中文學校裡教古文有點不切實際,畢竟他們不是要回去考基冊,古詩領略個幾句風情我個人覺得也就可以了,沒必要要他們真的跟我一起彷彿若有光。

1.影片欣賞
像「桃花源記」這樣滿受歡迎的故事,網路上可以找到很多相關的動畫。我個人頗喜歡這則,並不太長,放給學生看,學生雖然不明白古文含義,但是看著倒也挺有樂趣,這則影片的好處是他的詞念得很慢,老師有時間可以在旁邊白話翻譯。不過,因為我還有第二個活動做,所以我並沒有進行白話翻譯,只是讓學生看。

2.故事接龍
學生看完影片,各有領略。一個個接龍,才發現沒有台詞的影片大家真的都在矇看。老師聽完大家瞎掰之後,當然就可以出來揭發真相了。為什麼他們會覺得最後的武陵人就是劉子驥呢???

3.自由創作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讓學生自由創作,重點是把故事加頭加尾,可以多寫一點武陵人的故事,也可以讓武陵人在桃花源裡桃花百開,劉子驥可以不必病終,隨時歡迎有人穿越.....結果我就收到了這樣的佳作:「(前略)小包子頭小孩(看影片方知)是殭屍,然後把大家吃了」這樣的結局,也有一版是「武陵人走到地球中間,不知那是天堂,竟又返回人間煉獄」讓人覺得武陵人真的好慘。

本來給學生看桃花源記是因為叫大家編劇本,大家編的速度實在太慢,我覺得乾脆抄現成的演演桃花源就算了,沒想到大家竟都不領情,不過在這麼一逼後,學生的劇本已經半成品出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