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譯夢還沒結束,但是最近有點認真的在考慮,我是不是應該先出一本適用於【中文學校學生】的會話教材。要怎麼編、什麼取向、什麼主題,其實我心裡面已經有譜。效果會有多大,因為沒試用過我也沒把握,但我想應該是會比現在我手上的教材要「適合」一點,也「活潑」一點。

但有時候人就是很複雜。身為一個老師,能編出一本對學生有幫助的教材,這本來是一樁美事,也是應該的事。如果是十年前的我,大概第二天已經把想法化為行動,印成講義給學生,管他有沒有誰要幫我出版。但是在學術圈裡晃(恍?)過一下的這幾年,看到聽到的故事太多,讓人做起事來反而開始綁手綁腳,會有很多的擔心跟害怕,會不會像誰誰誰一樣最後自己的idea被盜用,或者,又像誰誰誰一樣,到時候一本書出來了,結果自己的名字只是被列在某個附註裡的感謝名單......更甚者,像誰誰誰一樣什麼都沒有。雖然那些誰誰誰、誰誰誰的故事跟我的圈子並不同掛,而且內容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亦不可考,但是聽多了難免還是會對這種烏煙瘴氣的鳥事感到小生怕怕。

回頭說我想編的教材,其實出發點很簡單,定位也很簡單 :

1.主題再有趣一點。
中文學校的學生不是大學生,不喜歡談論環保政治的嚴肅話題。中文學校的學生不是台灣的學究,不喜歡了解老莊孔孟。中文學校的學生不是乖寶寶,不喜歡聽自我管理或是情緒控制,偏偏我手上的教材盡是這些【深度話題】。中文學校的學生正值青春叛逆,他們喜歡聊的東西如夏日的煙火,要絢爛地夠引人注意,就算像煙花般只能維持三秒鐘熱度也無所謂。主題,在我的課本裡面,本也就只是扮演一個穿針引線激發學生談話興趣的工具,偏偏我手上的課本,主題都只會讓人呼呼大睡。

2.實用性再廣泛一點
語言這東西,要用得出場才算學到,現在他們學了「拼板舟」,天知道,這些學生裡面一百個會有幾個這一生有機會用到這個詞!比起拼板舟,我倒還比較希望他們學到太極拳咧。所以教材的實用性一定要有,至少學生上完課,回到家可以跟父母哈拉,回台灣可以混吃騙喝,而不是學了一個回到台灣跟人聊,還未必有人能搭得上話的詞。(各位,別急著谷歌或維基,告訴我你們知道拼板舟嗎?) 

3.程度性再擴大一點
既然要改變中文學校的分班制度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只好改變教材,讓它深淺皆俱,一本書滿足班上所有人。我想起前輩常掛在嘴邊的葡萄酒理論,是,學生到了ICLP都該說葡萄酒等級的話,但是,如果有些學生就是沒有那樣的程度,把他們放在葡萄酒生的旁邊,他們至少也要勇敢地說說果汁或白開水啊!

我如果真能編出一本教材,這三點將是貫穿其中的主軸重心。或許吧,編出一本教材,這件事本身說穿了也只是我的虛榮心作祟,只是想要證明自己,雖然不在大學裡教,但是還是可以有些成就?編書夢如譯夢,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我,準備好了【握拳狠貌】。說真的,要出書這檔事我是不是該跟以前的老闆聊一聊呢?可是老闆這兩年身居要職我也不想拿小事煩她......

本文末半相關的結論是,這所有的牢騷全都起因於,明晚,我又要再去面對那群上課上到一半就會開始得猴的學生,以及頻頻暗示我期末要記得發禮物並提醒我作業太多/太少的家長們。晚了諸君一星期,但,明天我也開工大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b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