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是教年紀較大的學生,每次講到成語,他們都很痛惡地看著我說「what? oh! the 4-words thing? no!!!!!」非常非常排斥。我承認成語真的是很難學,可是高檔中文都在用成語,你要看電視、讀新聞,全都是成語,你不會怎麼提升?今年我配合教材找到一個辦法,學生還滿喜歡的,那就是讓他們來做「你演我猜」。因為第八冊課本每課都有一個小單元做成語複習,一次就來個六則。八年級的學生很喜歡找機會在教室走來走去,所以我乾脆讓他們起來表演個夠。我的方法是先講完六個,有時看難度、時間,我會只講三個,講完以後,我就讓學生去討論要怎麼表演,等下上台,台下的人就猜是演哪個成語。可能因為我們班很活潑、很愛演,他們每次做這個活動就很興奮,尤其男生,一定要演到教室桌椅乒乒乓乓、天崩地裂才甘願。這麼做娛樂性是夠,但是身為一個老師,千萬不能以為他們這樣就會記得。成語這個東西好比生詞,得準備好講義,還得一考再考,他們才比較「有機會」記住......
這是教青少年的辦法,可是成語這東西,若是打小就能讓同學不排斥該有多好?我認為教ㄧ、二年級的學生,成語教學的重點應該放在「聽故事」。專找一些寓言性強的成語來教,跟動物相關,像是「狐假虎威」、「黔驢技窮」、「井底之蛙」這類,三、四年級可以找歷史性的故事來講,「一目十行」、「掩耳盜鈴」、「東施效顰」、「臥冰求鯉」......等。這樣的好處是,一提到成語,學生會期待這「四個字」背後的故事,他們會知道成語不可怕,成語就是又要來聽故事了,比起看課本念課文,任誰都會喜歡聽故事。到了五、六年級就不妨擺脫故事,作一些沒有故事的四字格教學,「鳥語花香」、「滿園春色」,不用故事用的是拆字解釋(問學生鳥為何意?滿為何意?),讓學生從一個字一個字猜出整個成語背後的涵義,我想有了之前的底子,五、六年級的華裔學生是可以接受這種挑戰的。
如此一來,到了中學階段,我想他們就不會一聽到成語,就抱著放棄的姿態跟我投降了。那中學階段可以做哪些活動繼續強化學生的成語呢?複習是個好辦法,像課本把過去學過的都羅列出來,我只要找些活動讓學生想起來就好了。時間夠的話,統整也是件好事。把成語分類,哪些是描述人的個性、長相?哪些可以用來講旅遊的經驗?哪些可以說東西好吃?先透過聊天的方式,跟學生聊聊班上喜歡的同學、討厭的同學,最後再把「喔喔你那個同學是『潑婦罵街』啦!」丟給他們,學生也會很有印象。
其實有很多事都可以做,只是中文學校一週就這麼個兩小時,常常是沒時間做。不過,我覺得老師們若能每次上課撥個五分鐘做做成語教學,應該是個好投資。
坊間也有很多好用的資源,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是由時報出版,熬幼祥先生的「漫畫中國成語」。書中把成語分門別類,老師使用起來很方便,又,漫畫學生怎麼可能不愛?只是要讓班上學生一人一本,好像是個不太實際的想法。還有僑委會的「遊戲學華語」,裡面有些關於成語的部份是很好用的,只可惜,數量不夠多。
各位老師先進若有關於成語教學的資源,不吝分享喔!
留言列表